在结束了对意大利、摩纳哥的访问行程后,当地时间3月2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式开启对法国的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此次访法,正值中法建交55周年,对两国关系具有特殊意义。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也是最早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开展战略对话的国家。建交55年来,中法两国人文交流频繁、深入,塑造了中国和西方文明互鉴的典范。
中法两国互设文化中心、互办文化年,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2002年11月,中国在法国巴黎设立文化中心,这也是中国在西方国家设立的首个文化中心。2004年10月,法国文化中心在北京揭幕,它也是在中国落地的第一家外国文化中心。两国互设的文化中心成为进一步推动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舞台,设立以来,两家文化中心举办了不计其数的展演、论坛、讲座等各类活动,为加深两国民众间的相互了解搭建了重要平台。
2003年至2005年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中国文化年框架下共举行300多场活动,各项展览累计吸引了100多万人参与,观赏各类演出的观众也达百万人次。法国文化年则推出摄影、芭蕾、歌剧、马戏、时装、文学等诸多领域的活动,向中国人民全方位展示了浪漫法国的创新魅力。
中法文化年是两国人文交流史乃至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为中国和西方文明互鉴打开了新的路径。文化年落幕后,其后续影响力仍在持续释放——2006年起,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文化中心每年都会在中国多地举办“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系列文化活动。2018年,第13届“中法文化交流之春”艺术节在中国30个城市举办了68场活动。同时,由中方主办的“新春民族音乐会”“走进文化中心过大年”“法国中国电影节”“中法文学论坛”“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等诸多品牌项目也在法国相继推出,不断延续法国各地的“中国热”。
2014年,为纪念两国建交50周年,中法双方全年共举办800多项活动。其中在北京举办的法国“名馆、名家、名作”、法国机械龙马巡游、罗丹雕塑回顾展,在巴黎举办的中国汉代文物展、“中国之夜”晚会等活动反响热烈。
为纪念中法建交55周年,从今年年初开始,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就相继在两国展开并持续引发关注和热议。法国吉美博物馆的中国特色文创展览,让法国民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巴黎图书沙龙上来自中国的多语种“一带一路”主题系列书籍,让法国读者深入了解“和谐共生”的中国价值观;在中国云南、贵州、山西、河南等省份展开的“法兰西的雄鹰——拿破仑文物(中国)巡回展览”,展现了著名历史人物拿破仑传奇的一生和欧洲艺术文明的辉煌;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更是在中国多地掀起了法国流行文化的旋风,受到国内音乐剧拥趸尤其是年轻观众的热捧……
在人文交流与合作中,中法两国在政策交流、机制建立与经验互鉴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自2002年9月《中法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签订以来,两国在博物馆、舞台艺术、文化遗产及非遗保护传承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共同推出了多项合作项目,并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值得一提的是,于2014年正式建立的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作为目前我国八大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之一,推动中法人文交流进入了全新阶段。当下,该机制已涵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媒体、妇女、体育、青年、旅游及地方合作十大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和重大战略意义的务实合作与人文交流项目。
中法同属两国文化和旅游大国。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的第一大客源国,法国则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欧盟国家。近年来,中法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自2004年9月1日中国公民赴欧旅游首发团抵达法国以来,国人赴法国旅游人次不断增加:2005年以前,每年赴法的中国游客数量在40万人次左右,此后持续上涨;2012年,中国以140万人次的游客量稳居赴法旅行亚洲客源国首位;2014年,中国赴法游客数量更是突破200万人次。与此同时,来华旅游的法国游客数量也稳步上涨,2016年,法国来华游客数量已达50.3万人次。
法国深受古代丝绸之路影响,其重要城市里昂更受益于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丝绸产品在欧洲的集散中心之一。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法国政府多次给予正面评价和积极回应。法国总统马克龙曾指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为亚欧大陆发展搭建了桥梁。去年马克龙访华期间,他更表示,法国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与中国加强对话,合作共享。马克龙强调,中欧必须合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