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业要有‘主客共享’的理念,打造品质生活空间。”2018年末,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在昆明举办的2019中国旅游研究院机构年会上为云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把脉”。
1月23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云南文化和旅游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着眼提供优秀文化与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出文化旅游精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2019年云南文旅融合的新画卷正在展开——
关键词:深度融合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云南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和民俗内涵,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新春节庆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16个州(市)共举办各类节庆活动200余项。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表示,2019年云南文化和旅游工作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着力推进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与此同时,文旅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紧跟市场变化和需求。全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重大课题研究,助推更多文化资源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依托现有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丰富文化产品的供给类型和供给方式,促进和盘活存量文化资源和资产,找准文化和旅游的对接点、融合点。
“云南旅游研究要做强必须先做大,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研究队伍、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做支撑。”“文化旅游专项”学术委员、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赵建军说。
关键词:“九大工程”
2019年,完善提升“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旅游厕所建设、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旅游品质、推进自驾旅游、康养旅游建设、全域旅游发展、文旅品牌塑造以及实施旅游市场秩序持续严打严管等“九大工程”,助推旅游转型升级、快速迈上新台阶。
提升“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重点优化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和建设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形成跨行业、跨平台的资源合作机制,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游客满意度和管理服务水平。
实施旅游厕所建设工程。围绕旅游景区、精品自驾旅游示范线路和重点旅游城镇3大领域,旅游厕所建设将加大马力,实现重点区域A级旅游厕所全覆盖,“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全部消除旅游景区内的旱厕。
实施智慧景区建设工程。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旅游特色小镇、旅游企业等都将提升旅游“智”感。设立智慧旅游实验室,启动智慧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举办首届云南国际智慧旅游大会,提高旅游智慧化水平。
实施旅游品质提升工程。建立旅游服务云南标准体系,实现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标准服务、行业依标准自律、行政部门依标准监管。健全诚信评价体系,实现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全覆盖。
实施自驾旅游推进工程。全省启动建设32条精品自驾线,年内建成54个汽车旅游营地。重点打造“滇藏”“昆曼”2条示范线路,推动沿线40个汽车旅游营地建设。
实施康养旅游建设工程。推动旅游与体育、康养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省将规划建设10条徒步旅游线路、举办11个体育旅游赛事活动、打造6个温泉养生示范项目,服务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实施全域旅游发展工程。建设20个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10个以上景区达到5A创建标准,新增20个以上4A级景区,推动全省650家精品酒店(客栈、民宿)和50个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以示范创建和大项目建设支撑全省旅游产品转型升级。
实施文旅品牌塑造工程。全年开展由“解码云南”“奇遇云南”“探味云南”“茗享云南”4大板块构成的云南国际旅游年“智·游云南”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借此推荐云南10大文旅品牌,打造云南10大节庆活动。创意提升7台旅游演艺节目,组织20个旅游热点地区群众夜间文艺演出活动,推进6个文化与旅游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发展。
实施旅游市场秩序持续严打严管工程。2019年,重点落实旅游属地监管责任,加大涉旅案件查办力度,强化旅游综合监管效能。通过根除“不合理低价游”、加强旅游团队运行监管、加大“诉转案”力度和提高“行刑衔接”效能等4项举措,持续保持旅游市场整治的高压态势。
关键词:“朋友圈”
2018年,云南文旅交流活动实力“圈粉”。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牵头,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调研组对澜沧江—湄公河国内和国际段自驾线路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启用了仰光中国文化中心并举办“缅甸云南文化年”系列活动。
“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和国际区域旅游合作,做强做优澜湄国际文化品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介绍,2019年澜湄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将更好地为云南文旅融合发展扩大“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