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总结部署了全省文物工作。
2018年,全省文物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物工作社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吉林考古”热度持续升温,文物保护格局更加完善,博物馆服务社会功能不断增强,文物事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凸显,文物安全责任更加明晰。
今年,是全面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的关键之年,全省文物系统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长白山神庙遗址的保护展示工作。推动落实《长白山神庙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长白山神庙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开展区域性考古调查,推进核心区环境整治工程。举办长白山历史文化高峰论坛,长白山神庙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国家岳镇祭祀制度学术研讨会、公众考古开放周等活动。
整体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完成《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和《抗联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召开重点地区项目推介会,制定省级革命文物保护项目库,实施重点抗联遗址保护修缮工程;开展抗联遗址保护展示利用重点工程,建立全省抗联遗址保护利用片区,打造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加强区域合作;系统梳理我省代表性红色文物资源,策划红色文化旅游大型系列活动,公布第一批红色文化旅游基地;推动一汽老厂区博物馆改造利用,带动全省工业旅游发展。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利用的新方式,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空间,拓展文旅融合新路径。破解文物保护重点难点问题,盘活文物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有条件的市、县开展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的社会化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完善世界文化遗产和考古遗址公园管理等。
深度挖掘我省文化遗产价值。推动实施“考古吉林”工程。深化长白山历史文化研究,开展长白山地、伊通河、鸭绿江、图们江流域考古调查工作,凝练长白山文化价值,构建长白山文化标识体系。开展对渤海朝贡道遗存、元代驿站、明清驿路等方面的专题考古研究,为“冰雪丝绸之路”保护利用提供学术支撑等。
推动吉林特色博物馆集群建设,“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立起来”,培育文旅融合新渠道。开发博物馆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将博物馆打造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推动博物馆A级旅游景区评定;继续实施“吉林印记”历史文化传承项目,在有条件的乡村旅游景区建设乡村博物馆,赋于乡村旅游更多的文化内涵;立足品牌建设,以吉林东北老工业基地、冰雪文化、特色产业及近代历史为题材,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博物馆集群;优化博物馆结构布局,支持省博物院、伪满皇宫博物院等重点博物馆率先发展;鼓励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行业博物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等。
深入贯彻落实“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要求,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将文物案件办理纳入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职责范围;实施文物平安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全省50家博物馆和国保单位进行文物安全评估;建立天网工程与文物安防工程共建共享机制;探索推广长春市文物安全网格化管理经验,争取将长春市纳入国家文物安全网格化管理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