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央文史馆文史司和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主办的王蒙文学艺术馆建馆三周年系列活动暨“一带一路采风展”开幕式在绵阳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举行。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和夫人单三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天谷,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戏剧家魏明伦,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版画家阿鸽,文化部“一带一路"办公室秘书处负责人王云,文化部外联局非洲处副处长苑大喜等百余位各界嘉宾出席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于芃在致辞中介绍说,此次“一带一路”采风展是应王蒙文学艺术馆动议并邀请,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协助促成的,也是交流中心落实文化部“一带一路”发展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采风展包括“行走的画笔“、“他乡与故乡”和”不朽的城雕”三个独立的分展。参展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感丰厚,折射出“文明是多样的、平等的、包容的”的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伟大传统。相关分展日后还将推送至海外文化机构进行展出。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天谷代表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司和四川省文史馆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此次举办的“一带一路”采风展让文化艺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一个大构思、大手笔、大设想,将架起中外沟通的桥梁,促进中外经贸文化的发展。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阿鸽在参观展览时表示,“我们的中青年艺术家不仅要关注国内,也要尽可能走出去,前往国外采风、交流,在带回国外优秀经验的同时,通过我们的艺术作品向世界传递中国的美好、中国的思想和中国的魅力。”
王蒙先生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展览,并不时与创作者和主办方交流探讨。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展览展出画家的创作是通过中国人的眼睛,中国的画笔,中国的文化艺术的积淀来描写世界,描绘景象。作品里的江南水乡和巴黎、罗马、纽约好像有一种统一性,这不仅仅是画家的风格使然,也有一种文化相通,而这种文化相通的基础是人的相通,人心的相通。
他指出,中国能在近30年来有这么好的发展,和与世界的交流密不可分。经济的建设、贸易、基本建设,这些都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也是一种文化的驱动,它不是单纯的为经济而经济。从中国来说,尤其“一带一路”的提法,会让人想到历史,会想到文化,会想到孔子说的“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会想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会想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这种经贸的东西,如果没有一种文化的积淀和对历史的认知来引领,那也许就把这个意义降低了,把水准降低了。文化的交流,这种对于文化和历史的珍惜,对于文化记忆的激活,都将对“一带一路”的设想有正面的意义。
开幕活动结束后,主办方专门举办了“行走的画笔”非洲采风展座谈会和画家笔会,邀请参与采风写生创作的各位画家与学校师生深入交流探讨,共话采风所见所闻所感和艺术创作的所思所悟所得。
当天下午,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还举办了“青春万岁——王蒙诗文朗诵会”,与会嘉宾与学院师生声情并茂的回望了王蒙先生的《青春万岁》、《新疆的歌》、《友谊》、《拉力器》、《女神》、《明年我将老去》等一系列经典诗文作品,现场观众再次聆听和感受了王蒙先生文学创作的深邃力量。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网、北京周报、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绵阳日报、绵阳新闻网、四川艺术网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多角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