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粑粑》剧照
湘剧现代戏《月亮粑粑》的启示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胡安娜
近年来,现代戏、农村题材,一直是编剧们关注的重点。农村题材的现代戏究竟要靠怎样的魅力才能征服观众?
最近,一部农村题材的湘剧现代戏《月亮粑粑》的成功演出,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这部由剧作家盛和煜编剧,戏剧导演张曼君执导,湘剧表演艺术家、湖南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主演的《月亮粑粑》,一经亮相,就夺得了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第一名;接着,又跻身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并积极备战即将在西安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冲刺文华大奖。
为什么《月亮粑粑》能“老少通吃”,征服观众?为什么能获得“众口难调调众口,人心难得得人心”的剧场效果?因为这个戏太真实了,真实得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给人一种“舞台上的人融入了生活中,现实中的人走进了舞台”的感受。该剧强烈的现实感正是来自剧作者在选材上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切入口。他在处理这类司空见惯的农村题材时,不走常人常走的大道,而是潜入山野林间小道,去钻探乡村生活的真实原浆,寻找“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前所未见的东西。于是,《月亮粑粑》便以现实观照、人文关怀、独特视角、创新手法的笔触伸入乡村代课教师这个群体,以秦雅云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乡村代课女教师形象,借助“月亮粑粑”的深层寓意,揭开草根人群的真实内心,展现他们渴望改变现实的梦想、矛盾心理与生存状态,深入开掘人性、人情之美,引发了人们对乡村代课教师群体在艰苦生存状态下人性美的认同。开掘至深,才感人至深。创新决定角度,角度决定高度,《月亮粑粑》才会成为农村题材现代戏创作的一个新的典范。
《月亮粑粑》写活了女主角秦雅云这个独特的人物,这是全剧最大的亮点。
该剧在主题创意上首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戏魂”,那就是“妈妈老师”情结。秦雅云为学生们付出的那种挥之不去的、渗透到血液细胞中的妈妈般的爱,构成了贯穿全剧、形散神不散的气韵,构成了秦雅云这个人物最深层的精神内涵。它使得这出散文式结构的现代戏找到了重要的情感贯穿线,并靠它来统率全剧,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除此之外,《月亮粑粑》还胜在细节。编剧尤为注重通过生动、丰富、感人的细节,逼真传神、惟妙惟肖地诠释出“妈妈老师”情结的精神底蕴。如给观众印象很深的秦雅云和学生同唱《月亮粑粑》、为救学生腰负重伤、为电视画面中驻港部队的学生失声痛哭等一连串感人肺腑的生动细节,发挥了“以小胜大”的威力,为刻画“妈妈老师”秦雅云带来了闪光点与活力。
我尤其欣赏该剧第二幕结尾处一段浓墨重彩的细节描写:当秦雅云的代课老师转成公办老师的报告未能获得批准时,她极度委屈,决定离开黄荆树,将书籍教材一股脑塞进行李包。突然,教室里传来乡亲们、孩子们的欢呼声,学生拉着她冲进教室一看,原来电视里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画面中,领队的竟是当年被她救下的学生姜明科。这时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手中的行李包突然掉地,她再也无法控制地坐在台阶上失声痛哭。随后她打开行李包,取出一本本教材,示意女儿放回书桌。她默默地站起来,一手抚着腰伤,一手轻搭在秀秀的肩上,坚定的目光遥望着远方……
若按常规写戏,当主人公被一件偶然插入的事件感动得内心情感发生大转变时,常会出现一大段荡气回肠的核心唱腔,或念上一大段感天动地的内心独白。而《月亮粑粑》的第二幕尾声处,从秦雅云拎包跑进教室,再到她坐下失声痛哭,居然没有一句台词,没有一句唱,而是在全部声音戛然而止的静场中,将秦雅云此刻的内心触动、自责、转变全部浓缩为无言的抚面痛哭。真是全剧的神来之笔、点睛之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仿佛绘画中的简笔留白技法,无疑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将秦雅云从犹豫动摇到决心留下继续执教的内心转变,写得十分细腻深邃、准确到位,人性化而真实。
第二幕尾声的细节处理,不仅把深藏“妈妈老师”情结的秦雅云的人物个性演绎得淋漓尽致,还使观众在联想中品味出了全剧的主题:乡村教育同样担负着培养国家人才的重任,乡村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同样决定着国家的走向。《月亮粑粑》这部戏从正面提出,行小善、积大德,救活一所小学,同样功在千秋,切中了时代的命脉。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乡村教师待遇不公、在困境中艰难生存的现状。
当然,秦雅云形象的成功塑造,还得益于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等二度营造的舞台呈现,尤其离不开主演王阳娟的精彩演技。有着深厚功底的王阳娟,把秦雅云青年、中年、老年3个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情绪、不同唱法表现得层次分明,细腻、委婉、声情并茂,在表演中将秦雅云3个不同年龄段的“神、韵、魂”融为一体。其中有好几处戏,她内心的痛苦没有外露,却让观众流泪了,以至于观众忘了她是一个演员,她完全是剧中人了。这种艺术生活化的表演是很多演员难以达到的、表演艺术的最高要求——美而真。
我记得王阳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湘剧年轻化,让戏曲生活化,就是要让我们古老的剧种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要让老百姓接受我们,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她追求艺术生活化的表演,就是为了贴近老百姓的心窝,演出真情、真性、真人,让观众看戏,也看出真情、真性、真自己。在这里,真情是第一位的,是戏的灵魂。
秦雅云扮演者王阳娟
评湘剧《月亮粑粑》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孙文辉
也许不是巧合。前一天,我在长沙太平老街看“青春30年——野草画会文献展”,那是一群湘潭籍画家在追忆自己人生中走过的坎坷之路;第二晚,我在长沙湘江剧场看湘剧“青春30年”——湖南省湘剧院献演的《月亮粑粑》。前一天的感受是唏嘘喟叹,后一天的感受是内心感动。都是30年青春岁月的流逝,为什么有这种区别?
我想,比较起湘潭的那群画家,代课教师秦雅云是弱者。她的牺牲更容易引发同情,令人由衷感动。
在社会变革中做出奉献和牺牲的,往往是最广大、最底层的人民群众。那些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付出很多,而获得却最少;国有、集体企业转型时,那些一夜之间失去工作的下岗工人,难道不值得同情?他们为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难道不值得肯定与歌颂吗?
同样,在教育战线,有一群代课教师。1984年底之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1985年起,国家为保证师资质量,陆续清退或转正了一批从教的临时教师,并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然而,在不少偏远贫困的山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或招聘不到公办教师,这些空缺仍由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月亮粑粑》中的秦雅云,就是这样一名“代课教师”。
同情社会变革中的弱者,关注时代变幻中的小人物,不但是文艺工作者道德上的修炼,更是呼唤社会公平正义、陶冶人类良知和情操的一种最基本的艺术手段。
剧本为演出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月亮粑粑》全剧分3幕,分别描写了3个年代:1985年、2007年、2015年。用这种手法来描写一个小人物,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缩影。
第一幕开始就扣人心弦:小小的黄荆村传来噩耗,坚守在这里多年的秦老师因病故去,再也回不来了。郑爹摘下“黄荆树小学”的木牌,孩子们向远方行少先队礼致敬……就在此时,秦雅云来了。她遵从父亲的遗嘱,给黄荆树带来了希望。当简陋的校舍未能撑住大风大雪的欺压,正在上课的秦雅云为救孩子负了伤。师生之情、乡里之情,在灾难面前成为了抚慰观众心灵的良药;戏剧也在大起大落的突转之中完成了故事的叙述,那种至深至美的情感始终揪着观众的心。
第二幕有两个部分:一是围绕一双花球鞋,秦雅云母女起了冲突。二是当秦雅云转正的希望成为泡影,她心理堤坝几遭坍塌的时候,香港回归了,她的学生姜明科出现在解放军驻港部队的队伍之中。此时,秦雅云的犹豫彷徨顿时化为了自我谴责,她失声痛哭。观众从中看到凤凰的又一次涅槃。
第三幕更像一篇抒情散文。秦雅云老了,在她执教30周年之际,她的学生相约来黄荆树小学看望老师。戏就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情感交融中展开,秦雅云的形象也在学生们的歌声“我们毕业的名校叫黄荆树,我们最美的导师是秦雅云”中塑造完成。
在剧本创作中,编剧盛和煜没有端起架子讲故事。人物情节紧扣生活,台词唱词平白如话。儿歌、流行方言的运用,致使剧本大俗直通大雅。于是,全剧的风格便顺应了时代的审美。
读文学剧本也需要一定的功夫。选择一个创作剧目,首先看到的是剧本而不是戏。《月亮粑粑》的剧本写得很空灵、疏松,把一些空间尽量留给导演和演员;而二度创作也不是简单地将剧本修改成一个立体文本,而是在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中进行真正的艺术再创造。
导演张曼君对群众大场面的调度处置颇见功力。第三幕形散神不散,是导演将“散形”整合成的一个完整完美的有机体。她用深情的歌唱、灵活自如的课桌、大幅度的舞台调度,让人物在有条不紊的节奏中,一步步把戏剧推向高潮。导演在整体的处理上干净利落,在情感迸发的细微之处也不惜花费功夫,精雕细琢。学生对老师的情义、老师对学生的挚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观众细细地体会个中滋味。
同样,《月亮粑粑》演员表演精微细腻、充满激情;音乐舞美不越位、不失职,恰到好处,使观众在剧场真正感受到了一种艺术的享受。
湘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它的什么?我认为,我们保护的就是它数百年来形成、已臻完美的声腔、四功(唱做念打)五法(手、眼、身、法、步)、折子戏及优秀的传统剧目。这些都是湘剧珍贵的艺术矿藏,既是湘剧艺术走向未来的根基和前提,又是我们进行艺术再创造时取之不尽的、民族的、地方的、具有文化基因的资源宝库。
作为新的艺术作品或文化产品,湘剧现代戏的基因来自文化遗产,但它有了新生命,哪些传统应该保存,哪些应该变革?我认为,一方面我们要把戏曲作为遗产来保护,让它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奇;另一方面要创造来自传统又适应新时代的民族新型舞台戏剧。而在现行的传统戏曲创作中逐步过渡,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未来的戏剧不是从天而降或一蹴而就的,它将从传统中一步步走来,最后达到我们的目的地。同时,只有观众才是我们的裁判,只有实践才有可能探索出新生之路。
最美人生 光照乾坤
——湘剧《月亮粑粑》赏析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江正楚
大幕徐徐拉开,传来山歌声:“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笆斗装了三升米,一送送到大屋里。大屋的姑娘圆团团,养个伢子考状元……”随着悠扬的曲调,我回到了孩提时代。家贫,尚未上学,夏日的夜晚,我坐在地坪里,望着月亮粑粑流口水。浮云飘动着,似乎是月亮在走,便唱道:“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兜兜……”唱着唱着,我心里似乎飘荡着朦胧的人生幻想……是呀!月亮粑粑好大,好圆,好亮。生命的光辉照耀着长空,照耀着大地。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月亮粑粑》的主人公秦雅云在贫困山区的教师岗位上献身于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用自己生命的分分秒秒,几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谱写了人生的辉煌诗篇。
黄荆树小学坐落在“鸟不拉屎的山坳坳”。当年“世上最穷的公家人”秦老师拿工资为学生垫学费,贫病交加而离世,还有谁愿意到这穷乡僻壤来上课呢?正当乡亲们、孩子们无望之时,秦老师的女儿秦雅云冒着漫天风雪来了。她志承父亲,自愿来当代课老师。上课的钟声敲响了,乡亲们、孩子们欢腾了。上第一堂课,学生们没有书,秦老师和孩子们唱起了“月亮粑粑”。正当兴高采烈之时,她察觉到了暴风雪的危险,立即叫孩子们快走。教室的一角突然坍塌,她用身子护住尚未走开的学生。孩子们无一损伤,她却受伤了,留下了终身腰骨疼痛的残疾。然而,她初衷不改、意志弥坚,决心扎根在这贫穷而饥渴的土地上。她和在危难中救起自己的青年农民郑昌生成了家。她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传授知识、精心培育,使一代代的孩子成长起来,走出大山,走向五湖四海,成了能工巧匠,成了国家的栋梁。
然而,她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种种理由,甚至病残也成了理由,使她不能转为公办教师。她曾为病残而痛苦,为不公正而伤心,但她对事业的追求始终不舍不弃,而且胸怀宽阔,克己为人,有机会转正,也“让贤”给青年人。当然,最后县里决定特事特办,给她转正了,“让老师光荣退休,安享晚年”“我们的秦老师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女教师”……这时秦雅云百感交集,欣慰激动得流泪了。她谢谢社会的认可,但她的欣慰和激动,不在于个人的荣誉,而在于生命的接力传承,在于美好梦想的实现。她对同学们说:“你们的老师毫不起眼,就像大山里的一颗石子、一粒沙,可是,同学们,你们让老师小小的梦想,辉煌地绽放在我们伟大的中华。”秦雅云退休了,她的学生秀秀,一位师范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主动要求回到黄荆树,成了她的接班人。最美人生给人类带来光明,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最美人生的接力传承,一代代人的忠诚和智慧,必将使炎黄子孙共同追求的伟大“中国梦”成为现实。这是秦雅云的情感追求、精神境界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湘剧《月亮粑粑》的思想内涵、艺术境界和生命力之所在。
《月亮粑粑》最大的艺术亮点在于成功地塑造了秦雅云的生动形象。这是一个既具有广泛代表性,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最美乡村女教师的艺术典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秦雅云是从现实生活中走上艺术舞台的。作为艺术典型,这种献身精神表现得更集中、更深刻、更强烈,也更具有普遍性,而且,这种献身精神是与她的独特个性融为一体的。她真诚纯朴、执著顽强、平易善良,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什么名分也没有的“代课老师”。但她在山坳坳里的出现,就如一支火炬点燃了孩子们的希望。在乡亲们的眼里,她是“菩萨”“仙女”,外表美,心灵更美。《月亮粑粑》作为舞台艺术的创造,巧妙地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段,再现了最美乡村女教师的动人形象。
秦雅云在黄荆树小学执教30年,剧本写的仅仅是她3个年龄段中几天内发生的故事,以点带面、以简述繁,以局部表现整体、以个别反映一般,视野辽阔而剧情集中,选材精妙、开掘精深、线索清晰、主旨鲜明。整个戏并没有正面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而是紧紧抓住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充分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秦雅云与乡亲的鱼水深情、与学生的骨肉亲情、与丈夫的恩爱真情、对事业的无限热情。情深似海,大爱无疆。生命之光,照亮山村,照亮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