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雨花台》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某一天,在南京国民党监狱中,三位国民党高官正在审讯恽代英、许包野、施滉等共产党人,在一次次的审讯、威逼利诱与严刑拷打下,这些坚定的共产党人都没有屈服,更没能让审讯者们从他们嘴里得到红色特工“宝尔”的真实身份,为了共产主义,为了全天下的人,他们慷慨凛然地走向了雨花台。该剧自去年9月28日首演以来,已在南京、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正式演出40场,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巡演,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4月13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在京举办了话剧《雨花台》专家研讨会,与会者对该剧进行了详尽评析与讨论。
李法曾(原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
这出戏的定位主要是面向青年观众,我认为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此外该戏也不只局限于青年观众。话剧《雨花台》在北京大学演出,包括我在内有很多老年观众前去观看。
大幕一拉开,是一个高大的监狱,黑暗、恐怖而阴森。敌人的凶狠、共产党员的坚毅都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这个既全新又久违了的场面,一下子把观众带到了情节里去。现在很多戏里,花里胡哨的东西太多了,很缺乏像这种有品质的构架。
黎继德(《剧本》杂志原主编):
这是一台充满了正气、正义、正能量的戏剧,是一台歌颂英雄和英雄主义的戏剧,它提供了当今人们在精神上需要汲取的营养。
我认为《雨花台》这部戏非常有特点。具体来说,一是它是第一部正面地把恽代英作为主要人物来刻画的戏剧;二是它表现了一群在南京、在雨花台牺牲的共产党人;三是叙述方式很有特点,基本上是几轮三段式,结构清晰、明确,从不同的侧面去表现,最后走向融合;四是导演的手法洗练、干净、简洁、大气,导演功底深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这部戏里也有所体现。
刘彦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原所长):
就戏本身来说,这出戏不一般。第一,它跟以前南京市话剧团的很多戏在思维模式、叙述模式,还有呈现模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第二,它跟以往的主旋律(主流戏剧),或者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创作的题材剧目也略有不同。
这出戏最成功的地方有三点。第一,采用戏剧性的思维方式来结构设计,这是它最成功的地方。戏剧呈现出一种混搭状态,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这种状态是充满戏剧性的。比如恽代英与国民党军官的一段对手戏中,由于他们都出自黄埔军校,彼此非常熟悉,这样一种状态,就从精神层面凸显出彼此之间信仰的不同。第二,最主要人物的行动设计,或者说戏剧冲突的设计是双向的,不是单线条的,这是以前很多戏剧所没有的。第三,这个戏有非常戏剧性的情景设计,比如人物关系、戏剧事件、时间的节点节拍。戏剧呈现出的紧迫性与传奇性,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心,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心。
姚 欣(文化部原艺术局副局长):
江苏省南京市话剧团演了一台高扬革命理想、坚定革命信念的好戏。60年来,他们演出了《秦淮人家》、《平头百姓》、《沦陷》、《枫树林》等一批好戏,影响深远,可以说,南京市话剧团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现在他们把眼光转移到红色题材上来,这很好。
话剧《雨花台》从雨花台的烈士当中,选了不同年龄、身份、层次的共产党员烈士作为表现对象,表现他们对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内容很好,应该大书特书,这样的题材永远不会过时。
胡 薇(《戏剧》杂志社副主编):
《雨花台》的出现,很让人惊喜,可以说,它预示着也宣告着主流戏剧当中红色题材一种新的创作方向,一条红色题材精神化和戏剧化相结合的创作之路正在展开。当代中国戏剧精神上的委顿和衰弱是一个最致命的问题。而《雨花台》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充满了精神的力量,注重的是人物之间精神上的交锋,在不断推进的一轮又一轮的交锋中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全剧的创作意图。所以,我认为剧名叫《雨花台》,实际上更多的是在突出它的象征意味,象征了所有在那段时间牺牲的先烈们。
演出的呈现、舞台的呈现,整体是很规矩的,团队感也很强,恰好就是这个戏所要表达、所应该突出的东西——一种群像、一种整体一致的精神,所以演出也突出了一些带有仪式感的段落。同时,舞台语汇的整一性也比较强,一直在向高潮推进。
黄维均(《中国戏剧》原主编):
雨花台,是集中杀害我们革命烈士的一个刑场。它跟重庆的“红岩”还不一样。这个戏叫《雨花台》,实际是一个象征性的叙述,作者以此来表达英烈事迹所蕴含的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身为民、勇于担当的红色精神。说史诗,诗里的诗魂就在这戏里。所以这个戏作为史诗来讲的话,既有史,又有诗,这就是他们所要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