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
常沙娜,1931年生,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1945年至1948年,常沙娜先生随其父常书鸿(我国著名画家)在敦煌学习壁画艺术。1948年赴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美术学校学习。1950年回国。1951年调清华大学营建系工艺美术教研组任助教。在林徽因先生指导下为北京特种工艺品景泰蓝进行创新设计,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太平洋和平会议”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礼品。1953年调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任教。1956年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染织美术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常沙娜教授从教50年,培养了一批艺术设计的中坚力量。她先后参加了新中国“十大建筑”的建筑装饰设计。人民大会堂外立面、宴会厅天顶和北大厅墙面“春夏秋冬”浮雕装饰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纪念雕塑设计等重大设计项目。
尤里·塔夫罗夫斯基
尤里·瓦季莫维奇·塔夫罗夫斯基,1949年8月11日生于乌克兰德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197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同年到莫斯科国际广播电台从事对华广播;1978年,任《新时代》周刊观察家;1981年,任《新时代》周刊驻日本记者;1987年,任苏共中央意识形态部督导员,负责对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宣传;1990年,任《消息报》国际观察家;1991年,任英文杂志《Vesmik信使》主编,同年到俄罗斯电视台主持“大使有令”节目;1993年任俄罗斯统一和谐党新闻秘书;1995-1999年,先后任“国际经济合作”石油贸易公司新闻部主任、俄罗斯对外贸易银行新闻部主任;2000年,任《外交家》杂志主编;2009年起任莫斯科友谊大学国际新闻学教授,莫斯科大学和外交学院兼职教授。
陈成军
陈成军,汉族,男,1966年2月出生,河北衡水人,中共党员。1984年9月至1988年8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学习,获大学学历、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8月至2003年9月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部馆员、副研究馆员,2003年10月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一部副主任(主持工作),2005年9月获文博专业研究馆员任职资格,2005年10月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一部主任;2013年2月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
陈同乐
陈同乐,江苏苏州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之后一直从事博物馆陈列艺术的研究和工作。
曾主持设计或参与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甘肃博物馆、中国珠算博物馆、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大型陈列展览。设计作品曾获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最佳形式设计奖。
现为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学中心展陈艺术顾问、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历史博物馆艺术顾问、《陈列艺术》杂志执行编辑、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一级博物馆评选专家和国家十大精品展览评选专家。
陈少峰
陈少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研究伦理学、管理哲学与文化产业。
发表14部专著,2015年主编系列文化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产业报告2015》(陈少峰、徐文明、王建平主编)、《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报告2015》(陈少峰、王起、王建平主编)、《中国书画产业报告2015》(陈少峰、刘志明、王建平主编)、《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5》(陈少峰、张立波、王建平主编)、《中国文化企业品牌案例》(陈少峰、张立波、王建平主编)、《中国互联网文化企业报告2015》(陈少峰、王鸿、王建平主编)和《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报告2015》(陈少峰、王鸿、王建平主编)。
范周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主任,国家艺术基金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会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年鉴》(中、英文版)主编。《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0)》编制课题组组长,全国人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起草专家组成员。
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研究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文化产业、创意经济、城市文化研究和决策服务,领衔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世界银行、部委省市、世界500强企业等重点研究课题项目20多项,包括“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发展对策研究”“上海文化产业空间集聚问题研究”“上海推进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等。先后兼任上海市、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文化部外联局对外文化贸易专家、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国际文化学会副会长等。
侯杨方
侯杨方,1970年5月生,江苏泗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92年7月本科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1995年2月因兴趣转向计量统计,直升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10月获博士学位。现任复旦-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复旦瑞南一带一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8月起曾任日本文部省直属大学共同利用机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文研)客员副教授一年,2004年起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一年。2000年获得复旦大学首届“世纪之星”综合奖(共5名);2011年入选复旦大学首批“卓识人才”(共8名)。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史、历史人口学、清朝人口史及其制度,清朝政区。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西走廊段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中国人口地理数据库》,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宫档案与人丁编审、民数汇报研究》,复旦大学“卓识人才”计划《清朝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