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3日,由坦桑尼亚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2016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现中国”系列讲座之“丝绸之路上的瓷器贸易与世界文明再生产”在坦桑尼亚中国文化中心开讲。此次讲座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主讲,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兼坦桑尼亚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高炜主持,近百位来自坦桑尼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界人士出席了讲座。
方李莉所长从人类学角度介绍了讲座题目的由来,她提出人类不可能独立创造出文明,而是不同文明之间互相交流的结果,越是发达、复杂的文明与外界交往越多,在把自己的文明向外传播的同时,也向别的文明学习,中国古代陶瓷的世界贸易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方李莉所长阐述了中国瓷器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概括指出,在世界贸易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瓷器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如青花瓷的纹饰就受到伊斯兰文明影响,清代的粉彩瓷也受到欧洲珐琅彩的影响。同时,中国瓷器的传播改变了东南亚地区和欧洲地区的饮食习俗,形成了日本特有的茶道、花道的文化习俗等等。这些交流形成的成果表明,任何文明都只有向其他文明学习和交流,才能得以发展,当今全球化时代更是各个国家互相合作与交流的时代。未来的中国将会继续与不同的国家合作,共同走向合作互赢的时代。
讲座后听众提问踊跃,许多坦桑人士表示非常希望中国向坦桑提供瓷器制造及贸易等方面的支持。方李莉所长也表示通过与现场学者、官员、企业家和学生们的交流,收获良多。尤其是应前来参加讲座的坦桑国家博物馆馆长邀请前往该馆参观,有幸欣赏到许多当地发掘的该馆馆藏历代中国瓷器,其中一个绿釉陶罐上清晰地印有唐代诗人李商隐《早起》中诗句: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这将为开展中国与非洲之间古代陶瓷贸易的史学研究提供丰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