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是两国关系的真实写照。2016年是中巴建交65周年,面对两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持续加强,如何推进中国文化在巴基斯坦的传播,以深化中巴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两国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在北京参加“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传播及市场部门主任哈什米(Adil Hashimy)。
媒体语言本土化有利文化传播
哈什米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文化传播以及如何在巴基斯坦推介和融合中国文化。谈及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方法,哈什米认为,媒体是中国文化走进巴基斯坦的最好通道。特别是随着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和纪录国际频道在巴基斯坦落地,巴基斯坦当地民众能够看到第一手中国新闻,从而为了解中国提供了有别于西方媒体的另一个视角。而纪录片通过真实记录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展现方式,为中巴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窗。
“作为媒体人,我知道一些国际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存在比较多的‘谎言’,特别是在当前全世界90%的媒体资源都被西方几大传媒集团垄断的情况下,中国央视英语新闻频道和纪录国际频道在巴基斯坦落地让我们有了选择,可以真正了解一个真实的、现代化的中国。”哈什米说。他还是中央电视台与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的核心联络人,积极促进双方在节目制作和播放方面的合作。他认为,央视落地的节目,需要采取更多本土化语言策略以吸引更多巴基斯坦当地民众的兴趣。因为只有四成的巴基斯坦人生活在城市,他们懂英语,能够观看央视英语频道的内容,而生活在农村的六成民众,只懂乌尔都语。因此,他建议央视在巴基斯坦播放的节目可以尝试将新闻标题和纪录片的字幕等翻译成乌尔都语,这样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中国。
哈什米还表示,央视加强新媒体传播,可提供汉语、英语和乌尔都语多个版本的新闻手机软件,让巴基斯坦老百姓根据语言需求随意切换内容。他介绍说,俄罗斯英语国际新闻频道“今日俄罗斯”在这方面做得也比较好,其节目受到巴基斯坦民众的喜欢。
创新形式加深中巴文化交流
问及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文化最感兴趣的内容,哈什米如数家珍。他认为,中国功夫、古代建筑、自然景观、中医中药等,有中国元素的事物都是巴基斯坦民众感兴趣的。哈什米说:“巴基斯坦民众喜欢看中国功夫电影,特别痴迷李小龙、成龙等功夫明星,功夫电影是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他建议,央视纪录国际频道可以多播出一些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和自然景观的纪录片,展示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展示一个风景如画的美丽中国,展示当前中国老百姓勤劳、友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这些内容都是巴基斯坦民众希望了解的。另外,哈什米还提出了科学和技术这类传播内容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科技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网络、社交媒体、手机等方面,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科技新进展特别感兴趣。
“参加这次研修活动,我感受到了中国的美,不管是现代化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都让我惊叹,我要带领一支摄影团队拍摄一部纪录片,让更多从未来过中国的巴基斯坦人看到中国的美。”除纪录片这一渠道,哈什米表示,他已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将自己所见所闻第一时间分享给其在巴基斯坦的朋友,大家都赞叹中国的美丽。
作为在巴基斯坦推介中国文化的专家,哈什米不但身体力行地传播中国文化,还提出要创新中国和巴基斯坦文化交流的形式。在增进两国文化交流方面,他认为,可通过设立更多的中文学校,设置为优秀学生提供到中国学习的奖学金、提供到中国工作的机会等激励措施,调动巴基斯坦年轻一代学习汉语的热情,从而逐步消除语言这一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针对当前中医针灸在巴基斯坦火热的情况,可尝试设置更多的中医中药诊所,让更多人了解中医文化;创办更多的中国文化中心,邀请中国剧团和艺术家到巴基斯坦访问演出等,帮助中巴进行更深层的文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