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早上一开门,慕名前来参观“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展”的当地民众就络绎不绝。表情庄严的兵马俑、纹饰精美的玉器、巧夺天工的瓷器…… 作为“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压轴大戏,这次展览为秘鲁人民献上了一场中国文化的盛宴。
近一年来,“中拉文化交流年”充分发挥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数百场文化活动覆盖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0多个国家,华夏文明与拉美文明相互碰撞、对话、交融,拉近了中拉双方人民的距离,夯实了双方交往的民意基础。
“中拉时间” 精彩纷呈
3月18日下午,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作为“中拉文化交流年”开幕式演出前的一次社区暖场活动,来自哥伦比亚“激情加勒比”舞蹈团的艺术家身着民族盛装现身北京三里屯街道,与中纺里社区“莺歌燕舞”舞蹈队的大妈们“以舞会友”。
六天后,题为“中拉时间”的开幕式演出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一场集古巴萨尔萨舞、阿根廷探戈舞、墨西哥“玛利亚奇”音乐等为一体的拉美艺术表演,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拉最大规模文化交流盛事的大幕。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巴西期间提出了在2016年举办“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热烈回应。今年3月起,数百场文化活动在太平洋两岸同时举办,涵盖艺术、文学、电影、图书、旅游等多个领域。你来我往间,中拉人民心与心的距离不断贴近。
大洋此岸的中国,贵阳夏夜音乐节上,巴巴多斯乐手艾莉森·海因兹把富有激情的加勒比摇滚乐带进西部大山,和山歌直接对话;哥伦比亚艺术大师费尔南多·博特罗的雕塑和绘画等作品首次来到中国,实现了大师的平生夙愿,京沪两地观众总数超过100万人次,创造了空前的观展纪录。
大洋彼岸的拉美,兵马俑造型彩灯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被点亮;“盛世繁华——清朝宫廷生活展”将275件国宝远渡重洋送到智利;“中拉文化交流年”形象大使郎朗在阿根廷、智利的演出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国家京剧院在墨西哥艺术宫一场别开生面的《白蛇传》引来当地观众掌声阵阵……
文化交流活动高潮不断,思想文明的互鉴如火如荼。中国作家访问拉美,与当地读者作家深入交流;智利著名纪录片导演来华与中国青年导演举行有趣的圆桌对话;中国二胡演奏家墨西哥多所大学开讲中华音乐传统;《中国与拉美:山海不为远》中西双语版也在“中拉文化交流年”期间出版……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拉文化交流年的举办契合中拉关系的时代进程,促进了中拉之间的民心相通、文化相融,为中拉人文领域的深层次交流与全方位合作创造了全新的历史机遇、注入全新的发展动力。
文化为桥 沟通民心
“一次终生难忘的奇妙经历!”看完阿根廷“欲望探戈”舞团在北京的演出,探戈爱好者郭瑶难掩内心的震撼。演出结束后,这位学过三年探戈的中国女孩作为幸运观众上台和阿根廷专业舞者共舞一曲,随后还被请到后台与演员们交流。
“因为探戈这个共同语言,我和舞团的演员们成了朋友,我带他们在北京逛街,买舞鞋,还邀请他们参加舞会。”郭瑶说。现在郭瑶还和舞团保持着联系,舞团里同龄阿根廷女孩们会时常跟她分享对于探戈的理解,鼓励她继续练习。
万里之外,墨西哥女孩纳列莉同样因“中拉文化交流年”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作为“墨西哥塞万提斯艺术节中国之夜”的志愿者,纳列莉接待了来自中国的电子音乐团体“超级市场”,这个由四个中国年轻人组成的乐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没想到来自中国的电子音乐会如此受欢迎。‘超级市场’让我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的状态,让我了解到中国也有这么多新的艺术形式。”纳列莉说。现在纳列莉正在学习中文,她想要申请去中国读研究生,亲眼看一看中国的新面貌。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副研究员郭存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中拉文化交流年”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唤醒了中拉对彼此文化的兴趣,引导双方人民自觉地对彼此文化产生进一步探求的欲望,这就是“中拉文化交流年”最重要的意义。
“文化交流让双方人民心灵相通,互相产生良好的信任,这对双方的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也能起到软支撑的效果,可以提升中拉合作的质量,推动双方关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郭存海说。
互赏互鉴 美美与共
“中拉要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成为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促进的典范。”2013年6月5日,习主席访问墨西哥时对中拉人文交流作出重要论述。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首次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倡议,中拉应加强教育、文化、体育、新闻、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开展文明对话,使双方人民在文化上彼此欣赏、心灵上相亲相近。
今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出访秘鲁期间再次助力中拉人文交流,与秘鲁总统库琴斯基共同出席2016年“中拉文化交流年”闭幕式并参观“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展”,为这一大型中拉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中国人民利用一年的时间来集中了解另一个大陆的灿烂文明、借鉴他们的文化艺术财富和人文智慧,同时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华整体介绍给拉美和加勒比各国人民,意义十分重大。”张宇对记者说。
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专家坦尼娅·卢娜看来,“中拉文化交流年”应该成为双方加深了解的一个开始。“中拉关系新格局超越了传统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它让双方可以近距离地享受和学习对方的文明。”卢娜说。
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鲁格里斯表示:“中拉文化交流年不仅承载了促进文化交流的责任,更承载了中拉人民的梦想。文化让我们的交流更加密切,通过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中国和拉美人民也在为构建一个安全、公正、公平的世界一起努力。”
1565年10月8日,一艘名为“圣巴勃罗”的大帆船把丝绸和瓷器等中国货物带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将拉美的玉米、马铃薯等传入中国。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之船”正满载着双方人民的心意和智慧扬帆远航,开启跨洋文明互鉴的旅程。
风帆正鼓,汽笛正鸣,一次次出发和抵达必将让中国人民和拉美人民的心更加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