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重庆忠县调研。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重庆有一群文物保护志愿者。9年来,他们在山城老街里探寻古迹,“认养”巡查文物,以更好地保护老建筑;他们走进青山深处,走访古村、推广民俗,带给传统村落更多生机。丰富多样的活动、成员对文物保护浓厚的热情,感染带动着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一起爱上文物保护,留住山城更多的历史记忆。
在重庆有这样一群人,在一条条老街巷里探寻古迹老宅,在一座座青山里走访传统村落,他们来自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每逢周末,他们便拿着相机和笔记本,围着古建筑打转。9年来,已有3万多人次参与其中,呵护着山城的历史文物,唤醒尘封的文化记忆。
“扫街”巡查文物,政府购买服务
向翔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的一员,打开他的朋友圈,满屏是山城的老街、古镇、廊桥……每个月,他都要带着相机,去探望他的“老朋友们”。“几周不见,还挺想这些老房子。”向翔向一栋房子走去,他告诉记者,这是他“认养”的文物。
“检查房屋是否漏水、有无私拉电线、消防设施是否到位……”说起巡查“认养”的文物的步骤,向翔掰着指头数起来,“每个月巡查结束,我们都要写一份报告”。和向翔一样,在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许多人都会“认养”文物。
这支志愿者队伍是一个民间组织,2011年成立,到周末成员们总是约着一起沿重庆老街走一走。他们把这称为“扫街”,9年来,他们“扫”出了39条文化线路,也巡查了100余处文物。
“我们想用走街串巷的方式,多找到多留下一些山城的历史。”服务总队的创始人之一吴元兵说,“在‘扫街’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历史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于是他和大伙一合计,干脆每个志愿者都“认养”几处文物,定期巡查。很快,志愿者纷纷找到吴元兵,登记自己想“认养”的文物,精力足的就多几个,时间不够的就少几个。团队内部的自发“认养”,让每个人都和文物绑在了一起,巡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形成报告。
志愿者会将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并由市里统一分发给各区县的负责单位。修葺,制定保护方案,加强监督……政府部门及时采纳合理建议、及时公告改善进展。
南岸区文管所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委托志愿者进行更深入、更专业的文物巡查。志愿者则可以运用政府提供的数据库进行巡查,效率大大提高了。去年,重庆市文保系统的会议还专门邀请志愿者,讨论如何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现在,越来越多的部门也开始主动和志愿者联系,希望能够共同守护好山城的历史。
实际上,志愿者“认养”的众多文物,除开挂牌文物,还有许多是不为人知但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文物。在吴元兵看来,无论是“扫街”还是“认养”,都是让人们和这些老建筑建立起更深的联系。“走近文物、认识文物,才有可能爱上文物,最终来保护文物。”吴元兵说。
团队里大姐李建芝“认养”的文物,是在枇杷山公园的“王陵基旧居”。每次过去,都要爬不少坡坡坎坎,这对57岁的她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本想换一处地方,可没过两天,李建芝的心里还是割舍不下。即使夏天高温难耐,李建芝依旧照常巡查。“去了几次,再辛苦也产生感情了。”李建芝说。现在,她还带动身边不少朋友,一起守护山城的这些老房子。
志愿者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吴元兵打开手机里保存的文物巡查报告,上面的记录十分详尽:“天花板、望角开始掉落”“大厅屋面渗水严重”“房屋有漏雨现象”……截至2019年12月,这支志愿团队已经对132处文物进行了巡查,累计完成2482份巡查报告。
走访传统村落,推广宣传民俗
志愿者第一次来到武隆区的田家寨,正值当地最好的时节。四面青山环绕,森林植被繁密,风光秀丽的珠子溪流淌其间,民族气息浓郁的古吊脚楼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
古村活动的负责人之一杨春华带着志愿者下车,身旁的队员不时发出赞叹:“原来仡佬族民居这么美。”蜡染、篾鸡蛋、竹竿舞……城里来的年轻人大多都没见过这些风俗习惯,不停地用相机记录着。
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村寨,就如同散落在深林而不为人知的明珠。然而,许多古村落都面临着空心化的问题,缺乏生机。杨春华想,他们也要做点什么,帮这些村子“活”起来。
2017年底,志愿者开始走访传统村落。山歌号子,村居古镇,传统手艺……调研路上,志愿者不停地记录着,并把这些所见、所思写成报告。
来到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时,志愿者写下的手记被村民们转发。一位村民看着笑道:“将来要是我们村里发展好了,就会有年轻人愿意留下来了。”
在前期大量的调查之后,志愿者更深切地感受到,如果他们的工作仅仅停留在掌握数据层面,还不能够唤醒这些村庄里的记忆。
新想法来了——建村史馆、梳理村志。在武隆区土地乡,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小村庄,志愿者帮忙找来设计团队,筹建村史馆;在九龙坡区西彭镇长石村,志愿者撰写了20万字的村志,即将付印;在田家寨,每逢当地的杨梅节,都少不了志愿者来帮忙一起做推广宣传……
“传统村落‘活’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在,我们已经开始行动了。”杨春华说。在志愿者的宣传和推广下,越来越多的人跟随他们背上背包,走进一颗颗散落乡间的明珠。
利用课堂活动,带动广泛参与
“为什么我们要把烙饼叫做‘粑粑’?为什么‘舒服’叫做‘巴适’?”教室里传来志愿者李夏的声音。走近观察,里面的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看着手中的《重庆古城》。
李夏是“文物保护进课堂”活动的牵头人。几年前,她拿着一张重庆古城墙的照片问孩子们,这是哪?在场的40多个孩子没人答得上来。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和孩子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为了讲好文物保护的课,她和许多志愿者联系学校、编写教材、准备课程……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校欢迎他们来讲课。团队还组织“小小志愿者”活动,让9—16岁的学生参与文物“认养”和巡查,一起和大人们“扫街”。
山城老街里穿梭的身影,还有更小的孩子。向翔的儿子小泽才6岁,一下课,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就喜欢围着他,听老房子的故事。这是小泽多次和父亲出去巡查的成果。小泽跟着父亲一起,“认养”了桂园、曾家岩周公馆、特园、怡园这几处建筑。去多了,他对古建筑也有了特殊的感情。而且由于个子小,他总能看到大人忽视的细节:擦擦门槛上的青苔,或许能找到隐藏的花纹;仔细看着路面,有可能发现轻微的塌陷。
不仅是带动孩子,还有更多年轻人也参与到了文物保护之中。志愿者吴鹏说,从中兴路穿过山城巷,从巴蔓子墓到解放碑,为了让“扫街”更有趣,吸引更多人加入,他和一些志愿者在活动中加上了“任务卡”:“前往抗建堂的位置”“问一下周边的居民,这个塔是做啥子用的”……
“你们这是什么活动?”“我可以参加吗?”当人们看见这群志愿者兴致勃勃地穿街走巷,被他们关于周边古建筑的问题难倒,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进了这个团队。正如吴元兵所说,当人们能够有机会参与其中,便会对这座城多了一份感情。
■记者手记
汇聚更多的传承力量
“扫”出39条文化线路,调研74个传统村落,团队从8个人扩展到2000人……
走近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记者看到的是一群来自各行各业、年纪不一的市民,他们用脚步、用相机、用纸笔,守护着自己的城市。
“扫街”探寻、文物“认养”、古村落活化……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活动,让人们和文物的关系不再是观众与展品,而是紧密相连的“同伴”。他们呵护着文物,也从其中感受着城市的记忆与味道,传承就在街角巷尾悄然而至。
“我们热爱这些老房子。”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因为心怀热爱,所以再难走的路也不会让志愿者愁眉紧锁,而是成为一段段难以忘怀的记忆。这种热爱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意,趣味的活动、洋溢的热情,感染着越来越多人加入他们的队伍。当更多人对文物怀有尊重和敬畏之后,就能汇聚起更强的保护之意、传承之力。
接下来,这群志愿者还要继续在文物保护的道路上行走,让更多的人知道,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是可以共生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