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开设专栏,将中国美术馆所宝藏的美术作品予以登载并配以介绍,重点介绍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它包括作品形成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因素,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作品在进入中国美术馆收藏系列实施中所发生的感人事迹等等。
这样的介绍有温度,可读性强,拉近了艺术作品与观众,艺术家与观众,美术馆与观众的距离,使作品更为立体地展示于观众面前而生发出新的文化意义。
可以说,这是一种典藏“活化”,是别开生面的活化。
中国美术馆自2015年初实施“典藏活化”系列,是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将躺在博物馆的作品活化起来,为人民所共享,这是实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力措施。中国美术馆的库房不是冷库,是宝库,当通过展示作品不断向人民献宝。事实说明只有“活化”才能使藏品发挥最大的社会效应,才能使艺术家的创造充分实现其价值。然而,中国美术馆十多万件藏品,而展览空间不足一万平方米,目前本馆“活化”空间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走出去,将国库藏品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即到全国各美术馆巡展。2015年中国美术馆所实施的“典藏活化”走向西部重要城市重庆、桂林、银川、乌鲁木齐的展览,将张大千、董希文、吴作人、庞薰琹、吴冠中等艺术家的作品予以巡展,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许多作品自收藏几十年来第一次出库。虽然,有许多名作多次出现在出版物和教科书上,但是,观众却是第一次见到原作。由此好评如潮。久渴审美大餐的西部各省市观众,尤其是美术工作者如获至宝,纷纷留言,盛赞中国美术馆之举。
然而,仅仅依靠展览来“活化”还是不够传播的广度。因此,《光明日报》慷慨地辟出版面,给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宣传留下了一方空间,定期展示中国美术馆所藏有代表意义的国际、国内的大师、大家之作。
这个举动,我双手赞成!
光明日报为普及经典做了一件深得人心的好事!
其实一份报纸就是一个展览馆,它以图片、文字走进千家万户、送到人民手中,我称之为“纸上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与光明日报的合作可谓门当户对。是美的事业,是光明的事业,是光大美、明亮美的事业!相信优秀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精神会在这个纸上美术馆得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