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我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随出国劳务大军来到古老的东非,住进距离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约两小时车程的一个小镇——其实,与其说这里是小镇,还不如说是一处凌乱的村庄。我们要在这里为当地人建一座自来水厂,并规划建设当地的工业区。
来到这里后,除了借助报纸增加对于埃塞俄比亚的了解,我更多的是与当地工人进行日常接触。我所在的公司只有管理人员和高级施工人员是从国内派来的,大部分一线工人都在当地招聘。作为施工员,公司为我安排了一个当地小伙子做帮手,帮我拿测量仪器、记录测量数据。这个小伙子名叫卡勒迪,看上去精干、淳朴,做起事来非常卖力,完全没有我此前想象中的那种茫然的眼神和愚钝的表情,与我配合得很好。
虽然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工程施工,但在我的带领下,卡勒迪很快便掌握了一些常规的操作。他很好学,每次带他出去测量或现场组织施工,都会见他在本子上一丝不苟地记录着一些数字和我说过的话。有一天,卡勒迪很郑重地对我说,他想拜我为师,多学点施工知识。我觉得不妥,便委婉地拒绝了。没想到,卡勒迪的眼睛里竟一下子充满了泪水,他说,能来公司工作让他感到很幸运,他想改变自己,想多学点知识。当地的工作机会非常少,因为国家很贫穷,许多人还吃不饱、穿不暖。他认为,资源匮乏、贫穷落后不是埃塞俄比亚人的错,令人难过的是,很多人似乎已经失去了改变自己生存条件的斗志。卡勒迪说,中国人让他们看到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
那一刻,我被卡勒迪的诚恳和责任感深深地打动了。从那时起,我认识到卡勒迪和很多当地人不一样——他是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尽管没有明确答应他的请求,但在之后的工作中,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我会尽可能详细地分析给他听。每当这时,卡勒迪的眼睛里都会充满感激与欣喜的神情。卡勒迪经常主动问我一些技术及施工中的问题,我总是毫无保留地告诉他。我觉得,当地人待我们像朋友一样友好,而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帮助这些经济上暂时还比较困难的人们,为他们发展自己的工业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
这年春天,因为工作调整,我即将回国。一天中午,卡勒迪很诚恳地邀请我晚上去他家做客,无论如何也要请我吃顿饭。盛情难却,我答应下来。那是我第一次去他的家,也是第一次以私人身份在当地人家里做客。卡勒迪家的房子很矮小,墙壁是用泥巴糊的,屋内的摆设更是简单,除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几乎没有任何家当。不过,房间收拾得很整洁。吃饭的时候,卡勒迪端上来满满一盘子的“英吉拉”和一大盆“瓦特”。“英吉拉”是将苔麸粉或是大麦粉做成的糊发酵后,再经烙烤而成的灰色软饼,是当地人的主食;而在“瓦特”里,卡勒迪不光放了日常的土豆、番茄,还放了很多牛肉、羊肉——当地人只有在招待贵客时才会如此奢侈。
那晚,卡勒迪拿出他两年来的学习和工作笔记给我看,上面几乎囊括了我们所做项目的所有技术和施工要点。卡勒迪真诚地说,是我给了他知识,是中国人让他看到了希望,他会继续努力,而我将是他永远的老师。说着,卡勒迪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回国以后,我时常回忆起那里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卡勒迪。后来,我听在那里工作的同事说,卡勒迪组织当地工人成立了一个施工队,除了帮中国公司工作之外,他自己也开始承接当地的一些小工程,干得很不错。对此,我感到很欣慰,同时,我相信埃塞俄比亚一定有越来越多的卡勒迪正在尝试着改变自己,改变生活。而这也正是我们每个曾经援非的中国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