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柏林,是故地重游,也是重温旧梦。
为了一篇小说,我曾杜撰过一个情人,把他放在了冬季的柏林。这完全有别于杜拉斯笔下的情人。它打着真实的幌子,被植入捏造的记忆,混入读者的耳目。但是柏林,很久以前,我实实在在地来过。那是上个世纪末我在德国读书的时候,曾经和几个同学搭乘一辆夜车,横穿大半个德国之后进入柏林城。也是个冬季,车票便宜极了,我们5个人总共才花了49马克。连续两节车厢里都没有一个乘客,我们在自己的“专列”里高视阔步,欢呼雀跃,一顿豪饮之后裹上大衣,奢侈而舒展地躺在座位上睡去。凌晨饿醒了,彼此叫嚣着,掏出包里的所有吃食和饮料,簇拥在两排座位上,一边啃着最廉价的面包和香肠,一边慷慨激昂地指点德国的大好河山。
为了省钱,我们当时住进柏林一家最便宜的青年公寓。当然不敢下馆子,想吃口热饭,就站在繁华的大街上,要一盘油炸小火腿和煎得焦黄的土豆饼。手里举着冰凉的可乐,徘徊在气势逼人的勃兰登堡门下,遥想拿破仑当年兵败如山倒,由此经过的颓败与沮丧。1945年,纳粹德国全军覆没,3个苏联红军爬上勃兰登堡门,将镰刀斧头的红旗直插到大门上方的青铜四马战车上。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我们5个人嘴里冒着热气跨过门槛,风风火火地向洪堡大学的方向扑过去。
记忆里的柏林,总是很冷,凄风裹着雪花。多少镜头下的柏林,除了阴冷,还添了兽性的肃杀——那与独裁、战争和杀戮息息相关的画面里,是一张张僵硬而冷酷的脸。1938年的那个冬季,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和党卫军们,化装成百姓在柏林街头挥舞棍棒,对犹太人的住宅、商店和教堂进行疯狂的打、砸、抢、烧。破碎的玻璃片,在月光下四溅,如水晶般熠熠发光。这个由纳粹一手怂恿和操纵的“水晶之夜”过后,成群的犹太人开始像枯叶一样,被无端地卷走,继而抛向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人间地狱。
历史总是充满了巧合。今晚,我们入住的凯宾斯基大酒店恰是一家犹太人开的老牌五星级连锁店。厅外的门牌上用烫金德语字体写着:该店于1939年被德国纳粹劫掠,二战后物归原主。真的是原主吗?我不禁想问。据说柏林的犹太人,生还的寥寥无几。
若干年前,柏林由于紧追一个疯子的脚步和手势,不仅把犹太民族推向深渊,也使得自己的百姓深陷劫难。二战后,作为北约和华约对峙的最前线,千百个德国家庭被一道人为的墙,分隔在东西两侧,背后都是黑洞洞的炮口。昔日的帝国之都被一分为二,元气大伤。德意志建筑文明的辉煌,在战败的硝烟里被盟军狂轰滥炸,绵延数世纪的古建筑群,犹如“水晶之夜”的延伸,变得支离破碎。一脉相承的古老历史和建筑格局,毁于一旦。尽管二战后,德国人励精图治,在城市的废墟上殚精竭虑地进行修补,然而,昔日大气磅礴的柏林城,已不复存在,只有弗里德里希广场和苍凉的国会大厦,还依稀流淌着古希腊的浪漫与尊严。
然而,柏林的庄重、人道和坦荡,令人肃然起敬。
1970年12月7日,也是个冬季。那是风雪过后东欧最冷的一天。刚刚访问过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之后,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众目睽睽之下,他以德国政府的名誉,向犹太死难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而后,勃兰特凝视着一幅幅受难者的浮雕,突然,他出人意料地双膝跪在碑前那一片湿漉漉的地板上,神情肃穆,似在心中祈祷:上帝,请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勃兰特的这一跪,胜过千言万语。德国总理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成千上万的波兰人。贵为一国的领袖,如此谦卑地寻求与犹太人之间的和解,以至诚的行为,向死难者表达无与伦比的尊重。他的举动,代表了德国的良心。这是人性的力量。
一位波兰记者被感动了,如此写道:“他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了。”
第二年冬季,勃兰特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后来,有人问波兰的犹太人,恨德国人吗?回答是,不恨,因为德国是一个勇于承担的民族,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民族。这惊人的一跪,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勇于承担,乃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
相比之下,日本政府的嘴脸和行为,就不能不叫人唾弃和愤恨了。铁定的罪恶面前,还要在时间的拉锯战里拼命抵赖与推脱,这绝不是自尊,而是猥琐和孱弱的表现。
如今,在废墟上站起来的柏林人依然从容、大气、优雅。柏林墙倒塌之后,两德统一,柏林从此结束了一个城市、两种制度的局面,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
此刻,德国人播撒的人道主义种子,在冰天雪地里开出了花。忏悔和坦诚,不仅融化了周围的坚冰,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今天,在欧洲四大经济体中雄居第一的事实,向世人证明,德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一场“冬天里的神话”!
今晚的柏林,在灯火辉煌的圣诞树下闪烁,华丽的商业街上商铺林立,各色人种来去匆匆。火树银花,柏林在节日的冷涩里喧嚣着。对大多数人来说,德国真正的灵魂要在日落之后才能彰显。这个城市因其无拘无束、坦白真实的夜生活而闻名于世。正如柏林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向世人公开自己的性取向那样:“我是个同性恋,这挺好的。”柏林人没有因为自己的市长是一名同性恋者而抛弃他,克劳斯更未因此而丧失选民。当然,德国人并不推崇同性恋,而是因为领导者的坦诚、健康和真实,值得称道!柏林开放、宽容,似乎给每一个人都准备好了合适的酒吧、餐馆和俱乐部。热衷高雅文化的人,柏林爱乐乐团的古典音乐厅里,依然保留着卡拉扬指挥下的风尚,将你的典雅志向继续延伸。
叶落满地,萧瑟的星空下,我和远道而来的一位中国作家,从柏林墙满目涂鸦的思路里抽身,正踯躅于柏林郊外中国文化中心门前的女神大道上。结缘于鲁院,相逢于柏林,可是另一场小小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