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科学家又是音乐家的跨界人才并不多见,比如爱因斯坦,身为物理学家的他拉得一手出色的小提琴。中国也有一位在科学与音乐之间游刃有余的人物,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陈长林。
2015年11月7日,陈长林在北京大学举办诗词古文吟唱讲座,众多学者以及音乐爱好者顶着寒风前来聆听,能容纳50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过道里都被听众挤满。这场讲座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
陈长林的讲座不同寻常。他边讲解边弹唱,在讲述一首诗词时,用普通话与福建方言分别吟唱示范。陈长林虽已年至耄耋,但其讲解条理清晰、情绪饱满,现场听众皆为之赞叹。
“到2016年,我从事计算机事业就满60年了,而我的弹琴生涯已有70年。”陈长林说。
陈长林1932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父亲陈琴趣和表姨吴子美都是闽派古琴家。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陈长林对古琴产生了浓厚兴趣。
1951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急需科技人才。那年陈长林高中毕业,一心报国的他暂时放下音乐梦想,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56年,陈长林大学毕业。这一年,按照《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要求,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陈长林决定进入这里工作。这个决定使他成为中国计算技术领域的拓荒者之一。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陈长林兢兢业业,成果丰硕: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机、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104机,并担任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119机外围设备技术负责人。
对于陈长林来说,1967年令他格外兴奋。这一年,他不仅参与了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发做出重要贡献的晶体管109丙机的研制,而且首次实现了国内计算机“张嘴说话”。“我们通过程序操作,不仅让109丙机流畅地演奏《东方红》,还让它大声欢呼‘毛主席万岁’。”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专门成立了语音识别小组,陈长林担任组长,研究计算机如何具备听懂语言的“耳朵功能”和说话、唱歌的“嘴巴功能”。109丙机的成功让陈长林看到了计算机与音乐结合的可能性,也让他开始思索计算机技术与古琴艺术的结合,向着“双尖端”突飞猛进。
工作之余,身兼今虞琴社和北京古琴研究会会员的陈长林,一边向吴景略、张子谦、查阜西等名家学习琴艺,一边着手琴学研究,打谱《龙朔操》、《胡笳十八拍》,移植《春江花月夜》等琴曲。在全国第一届古琴打谱会的音乐会上,陈长林以一曲《春江花月夜》惊艳琴界。
科技和音乐两种不同能力在陈长林身上相互促进着。1981年,陈长林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进行计算机技术交流访问时,萌发了将古琴的减字谱通过计算机编排的设想,而这一大胆设想竟于次年取得成功。他成功创造了古琴谱电脑处理系统,开创了古琴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实现了计算机与古琴艺术的结合。
2002年,陈长林的研究更进一步,将古琴谱电脑处理系统从琴谱图像发展到古琴音响,即电脑演奏古琴。“电脑演奏古琴是把古琴曲分解成‘音元’序列存在电脑音库中,用程序从音库里调出‘音元’串起来发音。操作时,用电脑控制音调、音色,用少量按键就可进行模拟演奏。”陈长林说,“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是很现代的呢!”
如今,陈长林已退休22年,岁月带给他矍铄的精神、开朗的性格、难得的阅历以及渊博的知识。“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古琴艺术传给年轻人, 做他们的好师长和好朋友。”
陈长林说到做到。多年来,他致力于古琴艺术传承,通过讲座、授课、演出等多种形式宣讲、传授古琴艺术,曾在北京中关村开古琴班,定期上课,风雨无阻。学员们年纪不一、职业各异,却无不敬他、爱他,和他亲如一家。李燕、石骅跟随陈长林学琴十余年,提起老师的琴学造诣,尤其是他的崇高人格,皆交口称赞。李燕说,有的学生经济上有困难,想学琴却买不起琴,老师就把自制的琴借给他们。“老师还常常自掏腰包刊印古琴材料赠给学员。”石骅说。
陈长林对待学生虽然大方,自己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他家中没有什么装修,客厅内只有一个沙发、一张旧桌子、一台旧的台式电脑,连一张专业琴桌都没有。对此,陈长林却很满足。“现在,我弹古琴、用电脑,还有一帮学生,每天过得很充实。”说着,陈长林从房间取来两对钢制的保健球,放在手里转着。“这两对球是特制的,有几斤重,我每天要转上千次来锻炼。希望2016年我的身体仍然健康,能和学员一起举办古琴音乐会,以纪念70年的琴学生涯。”
出门前,陈长林和学生在客厅内唯一的装饰物、自己最爱的对联前合了张影。这对联是学者饶宗颐于1990年重阳节赠予他的——九成鼎转丹留火,三折江纹篆印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