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正月十五闹元宵,彩莲划到了半山腰……”年近六旬的武汉作家明德运,谈起彩词来格外起劲,兴起之时还哼唱起这首耳熟能详的彩歌。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形式,彩词伴随着龙灯、狮子灯、采莲船等传统民俗表演项目一起出现,流行于各种节日文娱和庆典活动中。
明德运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西部的黄孝河边,这是一个“玩灯喊彩”的地方,男女老少,不管识不识字,都能唱上几句彩歌。明德运从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与彩词结下不解之缘。他花费了47年的时间,奔走全国19个省(市),寻访3000多人,搜集民间彩词800余万字,出版了多部著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何伙评价其“填补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一项空白”。中国民间文学泰斗贾之更是为明德运题词“中国民间彩词第一人”。
年少结缘
谈到搜集彩词的缘由,明德运说:“这是由两个原因促成的。一是一次听收音机时,周恩来讲,要抢救民间文学,不抢救就可能失传;另一个是,在武汉图书馆工作过的父亲热爱民间彩词。”
“采莲船,两头翘,吹吹打打真热闹。采莲船,两头尖,多谢老板的茶和烟。”明德运回忆,小时候在鞭炮声中和小伙伴们围看采莲船里的姑娘伢、故意推搡“划船”的艄公和嘴巴长着黑痣的媒婆,大家都爱学着大人的模样扯着嗓子喊这曲《采莲船》。“那时候家里穷,但村里人对喊彩人特别尊重,喊彩后都会好好招待。”受父亲影响,明德运从小就对彩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默默地学着记彩词、唱彩词。
47年搜集成追求
47年来,明德运一步一个脚印,把彩词发扬光大成了他的毕生追求。
1974年,明德运入伍参军。随部队每到一地,他都要挤出时间去拜访当地会说彩词的人。1975年7月,明德运到河南省中牟县拉练。得知黄河彼岸伏牛山脚下有位姓徐的古稀老汉能唱很多彩词,他便利用休息日去拜访。但徐老汉以明德运是“外人”为由,死活不肯将《百岁歌》传给他。三次碰壁之后,明德运仍不放弃,第四次拜访途中遇到暴雨,在黄河中翻船险些丧命。被纤夫救起后,他不顾一身泥水执意来到徐老汉家中,最终靠真诚打动了老汉,同意传给他《百岁歌》。
1983年5月的一天,明德运回家取一份长达8万字的彩词文稿,却被妻子告知文稿被当作废纸卖给收购站了。明德运像丢了魂似的赶往收购站,得知废纸已被卖给武汉市一家个体废品收购站后,又连夜赶往。在堆积如山的废纸中找了一整夜,第二天,又接着找,终于找到了文稿。“那一刻,我捧着文稿哭了。彩词就是我的生命。”
坚守终成佳作
1981年,他搜集整理13万字的《民间彩词拾萃》出版,明德运因此被抽调到乡里当文秘。1994年,明德运出版23万字的《中国民间彩词集》。2004年,他搜集的民间彩词已达200多万字。近十年来,他又自费奔波各地,行程数十万公里,收集到全国各地民间彩词资料800多万字,最终遴选精华完成224万字8卷本的《中国民间彩词大全》。“我要做民间文学的有心人,努力保存劳动人民口头文学财富。”
在《中国民间彩词大全》首发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这套丛书予以较高评价。国家图书馆中国非遗记忆项目中心“木兰传奇纪录片”项目负责人谢忠军说,这套丛书是民间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大学教授刘川鄂说,这部书分类齐全,时空跨度大,南北各地彩词都有归纳,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新民也认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口头文艺面临被电视、电影等多媒体所取代的现象,民间彩词也面临传承人日益减少的危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星表示,优秀彩词散落于全国各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发动全国彩词爱好者进行收集整理工作。目前,黄陂彩词已被收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