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史研究与人文遗产研究都是历史性话题,都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话题,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出现的话题。无论在亚洲、欧洲还是非洲,城市的历史都很悠久,对于城市研究的历史也很悠久。但是,城市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受到学界广泛重视,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还不超过百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快速发展,到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5%。与此同步,中国城市史研究枝繁叶茂,成果丰硕。
人类对于文化遗产进行有意识保护的历史已相当悠久。欧洲对文物建筑和历史纪念物的保护,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时进一步发展。18世纪中叶,古罗马圆形剧场成为欧洲第一个被立法保护的古建筑,标志着文化遗产保护从典籍、艺术品和器物扩大到了建筑领域。19世纪中叶,现代考古学诞生、现代博物馆设立,都兼有收藏、研究、教育功能,古建筑保护逐渐成为专门学问。1954年与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和《关于适用于考古发掘的国际原则的建议》,力图减少战争对文物的毁灭及对地下文物非科学的发掘。
就人类文化而言,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遗产概念是到20世纪中叶才逐渐成形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标志着人类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进入全球化阶段。我国在1985年批准这一公约,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步,中国从政府、学界到民间社会,也都开始重视对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保护与利用,是否具有文化遗产理念已经成为衡量人们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数。
在城市史研究中特别关注文化遗产因素,具有极为强烈的时代性与针对性。最近30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城市改造驶入了快车道,发展极为迅速,与此同时,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往往在一座座新城崛起的同时,一座座旧城被毁,一处处古迹消逝,令人痛心不已!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中,无视、忽略本地历史、地域与文化传统,一味追求高、大、新、洋,一味模仿、复制其他时髦城市,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沿海内地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使得在城市规划、城市历史研究中,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重要与紧迫。
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学强研究员主持的“城市史与人文遗产研究”跨学科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史与历史文化遗产问题的研究,探讨过上海卢湾城区史、静安里弄住宅演变、龙华历史街区、浙江杭嘉湖城镇等区域历史与文化,现正集中研究上海的石库门、外滩、黄浦江沿岸、舟山朝圣古道和城市变迁,于是有了“城市史与人文遗产研究丛书”的第一辑。这些研究涉及流域、城市、城区、文化单位,表象有所不同,但实质则一致,都是以城市史为载体,以文化遗产为内涵。这一团队既有长期从事史学研究的人才,又有多年从事建筑、规划方面的学者,他们还注意与影像资料馆、档案馆等单位合作,注意与国内外相关城市研究团队合作与交流,从而使研究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与鲜明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