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第四十二届伯尔尼国际爵士音乐节在伯尔尼酷撒剧场(Kursaal)举行开幕式。开幕式上,格莱美奖获得者、著名钢琴家丘乔·巴尔德斯(Chucho Valdés),年仅13岁却已两度获得格莱美提名的印尼少年钢琴家乔伊·亚历山大(Joey Alexander)和著名音乐家奥斯卡·彼得森的得意门生、匈裔加拿大籍音乐家罗比·波托斯(Robi Botos)带领他们的三重奏乐队为观众奉献了长达3个小时的演出,此次演出也是三位重量级音乐家首次联袂演出。他们的精彩表演博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以“钢琴魅力”为主题的本届音乐节举办时间为3月11日—5月20日,为期10周。除上述乐队之外,主办方还邀请到在美国芝加哥知名度极高的蓝调音乐家特隆佐·加侬(Toronzo Cannon)、著名蓝调音乐人查理·穆赛尔怀特(Charlie Musselwhite)等,他们将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为观众奉上200多场精彩的演出。音乐节协会运营的“玛丽安爵士音乐厅”是该音乐节常设举办地。此外,主办方还在酷撒剧场、保罗克里中心、伯尔尼城市剧院和施瓦茨霍夫酒店等伯尔尼市标志性场馆举办多场演出。2003年起,主办方还设立了总面积800多平方米的“音乐帐篷”,已有来自瑞士爵士乐学校和纽约的90支乐队、350多名学生参与演出。
伯尔尼国际爵士音乐节由伯尔尼国际爵士音乐节协会主席汉斯·苏尔布吕格于1976年创办,经过40多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瑞士乃至欧洲最具影响力的音乐节。300多场音乐会在瑞士国家电视台(SRF)的3个卫星频道中播出。迄今为止,已有逾1300名世界级音乐家参与。每年音乐节举办期间,来自瑞士国内外的2.5万多名爵士乐爱好者相聚瑞士联邦首都伯尔尼,享受爵士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世界著名爵士乐演奏家 迈克尔·卡米罗(Michel Camilo)、 奥斯卡·彼得森(Oscar Peterson)、 埃塔·詹姆斯(Etta James)等均曾在该音乐节上献艺。时至今日,该音乐节已成为瑞士乃至欧洲最重要的传统爵士音乐节之一。
2003年,伯尔尼国际爵士音乐节率先提出和实践了“小剧场演出”模式,这一举措被业界认为是“回归(爵士乐)根本”的创举,从而被纽约“蓝色音符”爵士音乐节(Blue Note Jazz Festival)等同类活动所借鉴。与广泛邀请摇滚、嘻哈音乐人参与的蒙特勒音乐节不同,伯尔尼国际爵士音乐节专注于普及推广爵士和蓝调音乐,这种“排他性”也是该音乐节的特色之一。
爵士乐与中国
爵士乐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是爵士乐在中国的栖息地。上海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爵士乐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包括作曲家陈歌辛(1914—1961),歌唱演员、作曲家姚敏(1917—1967)和中国流行音乐先驱黎锦晖之弟黎锦光(1907—1993)等。那时的爵士乐主要是为舞厅伴舞。
历经几十年的沧桑变迁,爵士乐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出现了近四十年的断层。而这期间正是爵士乐重要的发展阶段。爵士乐摆脱了四平八稳的伴舞音乐形式,融合了丰富的音乐风格、文化特质和演奏技巧,最具音乐自身的魅力、表现力和感染力,已置身于高雅艺术的行列。八十年代末以来,爵士乐在中国复兴,并赢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如今活跃在华语乐坛的王力宏、莫文蔚等歌手,其成名作就是具有爵士风格的作品。
爵士乐与联合国
201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宣布每年4月30日为“国际爵士乐日”,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国际社会对爵士乐的认识——爵士乐不仅是一种教育工具,同时也是推广和平、团结以及增强不同民族间对话与合作的一股力量。“国际爵士乐日”提供了一次大好机会,许多积极推广爵士乐的国家政府、民间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和个人,可以借此时机帮助人们更深入欣赏和了解爵士乐以及其对建立更具包容性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16年“国际爵士乐日”发表致辞称, “爵士乐让音乐顿生豪情,奋起推动美国的民权运动,而且时至今日依然在为世界各地数百万民众提供灵感,激励人们争取自由、尊重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