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厚生(1921-)著名戏剧评论家,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戏曲学会顾问。《刘厚生文集》2012年9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当前,戏曲扶持政策的出台令戏曲人如沐春风,戏曲走进了繁荣发展的春天。年届96岁高龄的著名戏剧评论家刘厚生先生壮心不已,时刻心系戏曲艺术的前途和命运。记者近日走访了刘老,围绕戏曲剧目创作的全部流程,就如何提高艺术创造力的话题聆听教诲,受益匪浅。 记者:2015年,中央出台一系列繁荣文艺的利好政策,对推动戏曲发展是件大好事。您觉得有了中央政策的支持,戏曲艺术以及戏曲人还有哪些方面亟待提高?
刘厚生:中央的政策确实令我们欢欣鼓舞和感谢。我们知道,戏曲的发展是为了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艺能有新的高度成就,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且还要走向世界。比如昆剧演的《牡丹亭》、《长生殿》等经典剧目,具有深厚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不仅受到国内观众广泛欢迎,也能够征服西方观众,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然而,现在看来,许多地方戏目前差距甚大,能够进入中国文学史的地方戏剧本有多少呢?人们现在谈起来的最杰出的戏曲作品还是元杂剧、明传奇,最有成就的剧作家也还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汤显祖、洪昇、孔尚任等。我们经常看到,现在有些戏曲演员连自己剧种的历史都说不清楚,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常识都很匮乏,戏曲演员的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对此,我们需要认真地反思。
当然,成熟的大剧种也需要检查自身在综合因素中哪些方面比较薄弱、哪方面最需要提高。譬如对京剧来说,许多折子戏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正是因为整本戏的文学性不足,只剩下能够依靠演员演唱来争取观众的折子戏了。显然,传统折子戏的加工整理这个历史任务,到现在也没有完成,任务量还很大。我们一定要把优秀折子戏整理加工,使之在文学性上能够站得住。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传统文化要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时代发展变化了,戏曲主创人员的思维方式也应跟随时代不断前进,有很多新的东西需要吸收进来。结合戏曲作品整个创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您认为当前存在哪些问题?
刘厚生:戏曲是综合性艺术,包含剧本、导演、表演、音乐和舞台美术等等,每一种因素在这个艺术整体里都有其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大体说,戏曲作品的基础是文本,是大厦的地基;导演是设计者、指挥者,或者说是大厦的总工程师;音乐与表演都有重要的作用,戏曲音乐就好比雄鹰的翅膀,音乐好,剧种的特色就能凸显出来;演员的表演在整场演出中是主体,是中心,有些京剧演员常说“京剧看角儿”,这句话有片面性,又有哪一剧种不是看角儿的呢?更应该说“在舞台演出完整性中看角儿”。舞台美术是布置演出的环境,不能一味追求大制作,不能超越它应有的地位。
艺术创造力的提升,依赖每一种艺术因素都达到高度成熟,无论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美,在艺术创造中各自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这正是当前艺术创造力不足的具体体现。就戏曲说,造成这一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戏曲从业者的平均文化水平还不高,其中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的,为数并不算多。
为什么莎士比亚、易卜生的剧作至今仍在全世界上演?就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在文学性、思想性上有高度的成就。戏曲作品的“高峰”就是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高度成熟。当然就戏曲而言,现存的一二百个地方戏剧种发展水平不齐,存在差异,艺术竞争力不高,形势严峻,现在有了中央政策,但政策不能代替我们创造。现在地方戏必须奋起直追,从提高文化开始,全面努力奋进。
记者:有些演员轻视文化学习,只注重表演技艺,觉得只要唱得好就够了。一部分主演本身就是院团长,他们作为院团的带头人,自身不注重提高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就极易产生更大范围的误导。
刘厚生:培养戏曲从业者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应当成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演唱技术确实非常重要,而且现在也还提高得不够,但就艺术家而言,尤需全面发展。当年京剧艺术出现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他们能够获得艺术上的成功,首先在于自己能刻苦用功、广泛学习提高。他们都出身贫寒,从幼年就开始学戏,又经过长期的、大量的创作演出实践磨砺,艺术上提高得很快。而且他们都各有参谋团、智囊团,或者叫老师队伍,为其提供一定的文化支撑。他们都是由青年时起就刻苦学习文化,丰富自身的知识和学养,而且终身不倦。盖叫天盖老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不能忽略的是,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都是竞争出来的,各家各派彼此间艺术个性有所不同。在艺术上一定要有自己特殊的东西,才能涌现出大演员,才能好戏不断,这里有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推动作用,但在竞争中能够出人头地,形成个人独创乃至流派,根本原因还是文化修养。
记者:传统戏的整理改编、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艺术创造,即“三并举”,都面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任务。特别是戏曲现代戏被公认为是戏曲现代化的试金石。您认为戏曲现代戏应当坚持怎样的发展路径?
刘厚生:对于“三并举”剧目创作而言,都应以现代意识、时代精神加以关照,应结合当代人的认知有所发展创新,赋予戏曲文学的完整性,深入开掘人性,反映社会,深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意志。特别是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应更好地、更直接地从现实生活中去体验、提炼和创造人物。政府对戏曲现代戏一直是重视的,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就曾出现了一批好戏。怎么叫做成功呢?第一要有好剧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为什么能成功?直观地说,在于戏本身具有观赏性,好看,而不是那种上大课似的一味地说教。
但首先还是要重视戏曲现代戏文学性的提高,才能不断推出好的作品,让演员愿意演,观众也乐意看,戏曲现代戏创作才会逐渐形成风气。反之,不成功的作品观众不会买账,反而会把观众推开了。戏曲作家都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现代戏尤其要重视,我们倡导现代戏已有几十年历史,出现了不少好戏,现在需要深入总结,让现代戏也建立起保留制度。现代戏应有高度思想意义,也要注意美感、美的故事、美的人物。假如故事不能吸引观众,即使动用行政手段推广也无济于事。要相信观众有自己的判断力,他们若觉得哪一部戏好看,就有兴趣观看。
记者:还有一种现状让人堪忧:主创团队对理论的指导作用往往不很注意,造成创作实践者跟理论家、批评家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积极的互动。您觉得怎样才能扭转这种现象?
刘厚生:这个问题确实有,但解决起来应双方努力,相互对接。理论界应更多深入实际,言之有物。实践者人员多,水平不一。对广大群众来说还是要提高文化。具体做法上可以多方协同,如政府组织提倡、协会出面协调、媒体引导宣传等。中国剧协近年来举办的各种专题培训班很有效果,应继续办好,还可改进与扩容。可否再推动若干有能力的省级剧协,或独办或联合举办此类进修活动?主创人员一般水平较高,但也应有进修充电的机会。对文化学习初见成效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应给予表彰。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应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剧协,从地方的文化主管部门到剧院团的领导同志层层推进,要形成共识。剧院团的管理者要关心演员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和提高艺术素养,可以学习类似以往的鲁艺办学,采用短期培训班的形式,三个月或半年,时间短,比较灵活,普及面更大。总之,实践者要学习,理论界也要学习。
记者:戏曲工作者要努力追求文化底蕴深厚和艺术素养全面提升,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有着怎样的联系?
刘厚生:习近平总书记说“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文艺创作方法”。这些符合艺术自身的规律性。我认为剧作家,包括所有主创人员一定要向当代人民生活学习,也要多看、多读,要多学习历史上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文学名著,学习优良的文学传统,应该看到,这些也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应有的内容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好作品。从前人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深刻体验及艺术创造中汲取创作经验,这也是体验生活、体验人物的另一种方式。身为戏曲剧作家如果没有读过上百个元杂剧、明传奇的经典文本,怎么行呢?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时期以来已经涌现出一些优秀的戏曲主创人员,包括编剧和导演,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家对卓越的艺术创造力的孜孜追求。
我记得多年前大约是大导演徐晓钟同志说过:“艺术成就的高低,最后拼的是文化。”这句话我认为是至理名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全过程也就是提高文化的过程。我们期待戏曲从业人员自觉夯实文化基础,提高艺术素养,让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在戏曲院团中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