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现场 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供图
12月15日至20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国际木偶联会成立90周年全国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广东、上海、湖北、江苏、福建等地的16家国内木偶皮影专业院团和民间团队参加展演,我国木偶皮影艺术迎来了又一次成果检阅和行业联欢。
大批红色题材剧目涌现
12月15日晚,由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带来的开幕演出大型皮影戏《人鱼姑娘》亮相。“该剧借鉴了世界童话经典《海的女儿》的故事情节,在皮影技巧上有很大突破,采用了最新的光影技术,代表了当下我国皮影艺术的较高水平。”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陈迎宪说。
本次展演剧目涵盖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木偶皮影艺术形式,汇聚了杖头木偶、提线木偶、掌中木偶以及皮影艺术。同时,专业院团和民间团体同台演出、切磋交流,有效促进了木偶皮影艺术的发展。此外,参演剧目题材丰富、特色鲜明,既有皮影戏《岳飞平金》、木偶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传统剧目,也有皮影戏《人鱼姑娘》、木偶戏《番婆弄》等寓教于乐的新编故事,还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现实题材音乐偶剧《朱鹮·朱鹮》。
值得一提的是一大批红色题材剧目的涌现。贵阳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剧《长征路上小红军》从贵州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里两个红军小战士铜像的对话开始,讲述长征路上的动人故事。广东省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带来的皮影戏《碧海丹心》讲述南昌起义受挫后,周恩来等同志转移到陆丰,在当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掩护下到上海开展地下工作的故事。江苏省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剧《荡寇少年》讲述抗战时期,苏北根据地小游击队员配合新四军武工队与日寇进行斗争的故事。
“我们带来的5个木偶节目采取2种表演形式,其中新创作的两部红色题材剧目《铁窗蝴蝶》《赴宴斗鸠山》采用台阶式舞台,另外3个节目则采用人偶同台的形式,直观地向观众展示提线木偶的本体艺术。”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夏荣峰介绍,《铁窗蝴蝶》运用诗意浪漫的手法,讲述了共和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的事迹。
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谭青松发现,通过组织展演,湖南观众对全国的木偶皮影艺术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让这一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机会看到全国各地专业院团和民间院团的实力,在相互切磋中得到提高。
创新与传承并驾齐驱
“从参演剧目可以看出当下我国木偶皮影艺术的创作趋势。”陈迎宪说,当前,我国木偶皮影艺术创作技艺不断更新、题材更加丰富多样,涌现出一大批反映时代、弘扬民族精神的作品,艺术表现力增强,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湖南木偶皮影艺术创作既坚守传统技法又与时俱进,通过声光电的运用提升视觉效果。”谭青松介绍,近几年,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成绩喜人,创排了现实题材木偶剧《留守大山的孩子》、红色题材木偶剧《石三伢子》以及传统皮影戏《人狼同舞》《人鱼姑娘》等,屡获大奖。
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带来的木偶剧《少年孔丘》根据蔺永钧所编剧话剧《孔子》中“少时志学故事”片段改编创作而成,展示了孔子经世致用的思想。“这部剧是我们与武汉市艺术学校联合创办的2015级木偶班的毕业作品,2018年初确定为剧院重点剧目,仍由木偶班刚毕业的18位学生作为班底,其中部分片段还参加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闭幕演出。”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木偶剧艺术中心主任庄源说。
他还介绍,2015年以来,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木偶创作主要围绕3个方向展开,一是创排了《少年孔丘》《罗汉传奇》等大戏,二是保留传统经典折子戏,三是打造默剧《亲》、木偶卡通剧《卡卡的可爱车牌》等木偶艺术新形式。
肩负艺术传承推广重任
在繁忙的创作演出之余,各地木偶皮影艺术团体还自觉肩负起传播推广木偶皮影艺术的重任。“当前,木偶皮影艺术被纳入非遗保护范畴,各级部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使我们有机会通过创作向大众展示艺术成果。”陈迎宪说。
在谭青松看来,通过源源不断的惠民演出可以扩大受众群体。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在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砂子塘泰禹小学等多所学校长期开展木偶皮影艺术普及推广,为孩子演出、对老师进行培训,并定期为学校的木偶皮影社团开展辅导。
“我们开展木偶艺术进校园工作已经20多年,长期为3所小学以及一些幼儿园、中学和大学定期开展木偶戏演出和传承推广活动。”夏荣峰透露,目前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每年进校园开展木偶艺术传播推广活动100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