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到20日,第三届新加坡设计周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行,超过100场和设计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分散在城中各处——大型展馆、手工作坊、设计商店,想要徒步前往或是循着某条线路逛完,恐怕是个很难实现的想法。如果晚上到滨海湾散步,还可以看到一系列的灯光艺术装置,市民好奇地围上前去,他们都成了海滨夜景的一部分。
用最简单的词句概括,新加坡设计周是一个可以让人各取所需的设计周。新加坡国际家具展(IFFS)和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M&O)亚洲展是贸易和采购的平台,Singa Plural设计展和各种创意市集侧重装置与互动,设计师、家居家饰品牌的参展商、零售代理商、设计系的学生和普通民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主办方新加坡设计理事会在媒体群访中毫不讳言地说,这些就是“非常政府的政府行为”,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力量去调度和促成更多宏观的计划。这个设计理事会隶属于政府通信及新闻部,用官方的话来说,他们的职责是推动新加坡创意产业发展。
3年前,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将其亚洲展选址在新加坡。除了这个东南亚岛国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M&O行政总裁Phillpe Brocart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新加坡正积极举办多种活动,公众对展会更感兴趣,越来越多设计从业者也将被吸引过来,而他们要寻找的,正是一座重视创意产业的城市。
2000年前后,新加坡本土的产品设计师开始崭露头角、成立自己的品牌,时尚设计师也渐渐将自己的作品和秀场带到国际。2003年,新加坡经济评估委员会把设计确定为一个新的发展领域,认为它可以提高新加坡的商业竞争力,新加坡设计理事会随之成立。
设计理事会主席Jeffrey Ho和理事会官方宣传册都喜欢提丹麦政府推广本国设计的例子。上世纪60年代,丹麦政府组织了关于北欧设计的巡回展览,在世界各地展出丹麦设计,也确实让更多人看到该国独特的手工艺品设计和现代工业技术,成为一次成功的品牌输出。2002 年,丹麦文化部联合该国建筑和设计学校,建成丹麦研究中心,用于推广设计领域的知识、技能,这个研究中心耗费了2000万丹麦克朗。
新加坡有意参照这种做法,从政府层面去发展本国的设计。理事会设立专门的设计课程和奖学金,开放给有设计专业背景的学生。它还联合9个新加坡国内与设计行业关系密切的专业机构成立了一个“行业发展平台”。这些机构在一年中持续地举办各种商业和公共性质的活动(不仅限于设计周),并对自己所属领域中的公司、设计师提供支持。
当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开始做自己的品牌和生意,他们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本土设计产品商店Supermama旗舰店在这一届的新加坡设计周上开业了。Supermama帮助促成设计师与日本生产商和手工匠人的合作,其旗下有一批新加坡本土设计师,设计有趣、有特色的小商品,最终售出的产品融合了新加坡的想法,由日本制造。新加坡设计理事会为他们提供了资金,支持他们生产与发展自己的生意。还没有到Supermama这种规模的本土品牌,他们得到的帮助可能是推广平台和接触市场的机会。在设计周上,除了国际家具展、M&O、Singa Plural这样的大展会,一些小型活动也在举办。30 多个新加坡本土文创品牌在设计与手作市集发布了产品,直接向参展的观众销售。
这些做法大多没什么新鲜感,可就是这些“例行公事”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变身艺术、时尚之都前,频繁地发生作用。在新加坡,如果进行顺利的话,也许也可以催生出像北欧那样繁荣的设计氛围。
在设计周上,新加坡设计理事会发布了《Design 2025》。这是一份新加坡设计行业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报告说:政府还会继续助力设计行业。他们给出的理由有几个:年轻人对设计的认识正在提高,需要发展基础教育;新加坡86%的设计公司都是小型企业,需要更多资源和经验进入国际市场;这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金融、IT 行业的大公司也开始通过设计进行创新。
不过,这不是件容易的事,Jeffrey Ho认为这其中充满了挑战。作为一家政府机构,他担心团队也许无法长期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理解设计是什么。除此之外,他们还得把这种理解“设计”成可执行的方案,并且让市民意识到设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