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1月13日,文化部、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详见本报1月15日9版)。此事受到广泛关注,赞成者、担忧者均有。为此,本报特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1.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答: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称《非遗法》),完成了全国非遗资源普查,建立了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形成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等符合中国国情和非遗特点的多种保护方式,出版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社会各界参与热情日益提高,宣传展示氛围日渐浓厚。
目前,我国有38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非遗名录项目,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04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9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保护经费42亿元。文化部陆续对31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工作,命名了100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等一系列理论著作和抢救记录成果相继出版。
文化部将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为指导,以人的培养为核心,以融入现代生活为导向,积极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努力扩大传承人群队伍,推动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
2.为什么要开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列举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多种保护措施时,专门强调了“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传承。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建立科学有效的非遗传承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贯彻《非遗法》,履行《公约》的重要措施。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非遗的自发性传承面临的困难增多,现有传承人队伍高龄化现象突出,传承断层现象愈发严重,单纯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已经不能适应现有年轻群体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不能适应现在的家庭人口结构。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就是着眼于完善传承链条、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的一个新举措。我们以非遗中覆盖面最广、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委托高校等相关单位组织研修、研习和培训,帮助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振兴。
3.开展研培计划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第一,“活态传承”的理念。《公约》中明确提出,缔约国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只有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才是真正的保护措施。维护和促进非遗的生命力,是我们研究制定非遗保护政策措施的基本立足点。
第二,“走进生活”的理念。早年民族企业家杜重远曾痛心地评论过20世纪初的景德镇陶瓷:“社会所需要的瓷器不会制,而出的皆是陈旧样式,不知改良,以致不受社会欢迎。因此,国瓷渐被洋瓷打倒,尤以东洋瓷畅销各省”。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非遗要在日常生活中振兴,在社区居民的需求中振兴。我们不能人为地将非遗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甚至封闭起来。
第三,“以人为本”的理念。《公约》中反复强调,保护非遗的目的是为遗产持有的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满足各社区、群体及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非遗保护要顺应人民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充分发挥非遗在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研培计划是怎么开展的?
答:2015年4月,我们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开展了研培计划的试点工作,组织木雕、剪纸、漆艺、苏绣的20位中青年传承人,以“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开展研修,得到专家和学员的一致认可。
随后,从2015年暑期开始,我们委托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所院校,分批次启动普及培训、研修和研习试点。截至目前,试点院校陆续举办了9期研修班和26期普及培训班,培训学员1800人次;委托清华大学等3所高校和雅昌文化集团启动了7个研习项目。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对试点工作进行了总体评估。评估报告认为:研培计划适应非遗保护工作的客观需要和传承人群的主观需求,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15年11月,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正式在全国范围实施研培计划。经过对推荐院校的严格遴选和实地考察,我们会同教育部优先选择了专业实力较强、非遗保护工作基础较好的57所高校作为2016年研培计划首批参与高校。今年第一季度将陆续开班。
5.研培计划的培训内容是什么?
答:根据“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总体要求,研培计划的培训内容分为五个模块:课堂教学、考察观摩、交流研讨、实践训练、作品展示。
课堂教学主要教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非遗保护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原理及美术基础、原材料知识、相关非遗项目的案例分析和专题鉴赏等。这主要是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教师傅所不教,教师傅所不能教,师傅能教的由师傅教”。
考察观摩和交流研讨包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工作室、实验室等,请国家级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讲述学习经历、创作历程和心得体会,并与高校师生互动交流。
研培计划专门设立了实践训练和作品展示环节,要求学员在分组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创作,并在培训结束时集中展示,以求学以致用,检验成效。
6.研培计划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是提出“传承人群”的概念。在传承队伍中,不仅有被认定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有尚未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人,还有非遗领域大量普通从业者。提出传承人群的概念,就是希望让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是单个传承人的传承;希望更多的普通从业者能够逐渐成为优秀的传承人;希望通过大规模的培训,为新一代的代表性传承人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是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高校,尤其是综合性高校,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在人才培养、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高校开展培训有利于提高传承人群的文化艺术素养,开拓传承人群的眼界。
三是采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培计划分为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三个层次。
研修旨在推动跨界交流,增加学养,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主要针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目前主要选择了省、市级的代表性传承人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徒弟参与。
研习旨在解决作品创作、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主要采取组织中青年传承人进入高校工作室、实验室及设计企业研究学习的方式。
普及培训是全面提高传承人群的文化素养、学习和领悟能力的基础性培训,主要面向非遗项目面广量大的普通从业者。招收学员强调“定项目、整建制、成氛围”,以利形成集体效应和持续性的学习研讨氛围。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核雕班学员全部来自苏州光福镇核雕专业村。文化部还委托上海大学、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系统培训传统工艺、特色餐饮等方面人才,准备用几年时间,帮助果洛州培训1000人次。果洛州总人口近20万,这项培训工作如顺利完成,将对果洛州的非遗事业和脱贫致富发挥重大作用。
7.参训学员和参与院校的反馈如何?
答:受训学员都非常珍惜文化部和教育部为他们提供的学习机会。河南开封木版年画传承人李力表示:“培训让我遇见了许多同样热爱非遗的伙伴,我们彼此坚定了传承的信心和决心。”上海大学培训班学员李星星表示:“通过培训,知道了怎样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今的生活联系起来,怎样用古老的技艺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的美感。”大部分学员均表示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接受类似的培训。
试点院校表示,研培计划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有力促进了高校相关学科建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表示,“希望通过研修项目打造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使更多对传统工艺感兴趣、对非遗保护传承事业有热情的人加入进来。不同专业和行业背景的精英的加入,将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发展链条中的不同环节,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增添新的活力。”一些院校已准备在学员来源地设立工作站。
院校所在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研培计划表示了高度支持。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吕霞表示:“研培计划是针对非遗保护传承面临症结的有效实践,是让非遗在当下复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实践。高校、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加入为非遗保护工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8.有人士提出:培训是不是对非遗项目的大规模改造?
答:研培计划不是对非遗项目的大规模改造。整项工作是在“谨慎论证、充分准备、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指导下,遵循“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本要求,逐步开展的。
第一,所有参与院校都经过了严格遴选,均具有多年非遗保护的教学和研究基础,如设立了非遗博物馆或传承人工作室、开设过非遗课程、邀请过传承人到校授课、与传承人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等。
第二,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求参与院校需设置“传承人讲坛”或“传承人谈传承”等环节,让代表性传承人为学员授课,帮助学员更深入地认识和体悟所传承项目的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将培训课程总结为“知情、知艺、知辨”。
第三,非遗中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表演艺术类项目,如何有效扩大传承人群和受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目前我们尚未将其纳入培训范围。
第四,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实际效果的分析与评估,重视各参与方及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在开班、授课、结业各环节都进行了跟踪考察。
需要强调的是,研培计划并不是要取代原有的师徒传承。一个多月的综合培训不可能完成任何一个科目的系统教学,更不可能取代师傅的教导。我们的目的是让传承者提高理解和领悟能力,让传授者探索更好的传授方式。
9.培训中有的高校为传承人群开设美术基础课程。有人士担心:这是否会造成传承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背离?
答:研培计划是分层次开展的,美术基础课程主要针对普及培训班中缺少美术基础的普通从业者。
我们应当正视传承人群文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现实情况。随着青年人群的进入,传承人群中有过学历教育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很多人已经接触过美术基础等课程,这是一个大趋势。在现代社会,我们没有理由、没有资格、也做不到将文化传承与学习新知识、了解外部世界相对立,甚至隔绝开来。
实践证明,美术基础教育与继承传统文化并不矛盾,不会造成传承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背离,反而可以通过不同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传承人加深对本民族文化内涵、底蕴的认识,促进传承人更加自觉地传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有突出成就的传承人都曾在美术专业院校学习深造过。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陆光正曾多次表示,上世纪60年代在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现中国美术学院,研培计划试点院校之一)进修学习的经历,是他从业生涯的重要飞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工美大师中,拥有相似经历的人还有很多。
10.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答:下一步,我们将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实施好研培计划,协调高校和企业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文化部将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6—2020)》。在未来5年内,文化部和教育部将逐步扩大参与范围,鼓励更多高校和设计企业及相关单位参与,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部门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制定专项计划,落实经费保障,开展本地区研修、研习和培训工作。通过多层次的研修、研习和培训,不断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总体素质,促进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跃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