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有”“内心是崩溃的”“奥特曼打小怪兽”……在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口中,这些网络新语运用得熟练恰当,能够轻松地脱口而出。已经71岁高龄的她,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别小看这些新词的点缀,说书时运用得当可以迅速吸引观众,所以我平时都在留意收集。”
“记得我们曾经为了创作一部描述大庆人的评弹作品,与工人同吃同住了两个月……”苏州弹词艺术家金丽生在谈及弹词创作时娓娓道来的神态,好似在表演一段吴侬软语的苏州弹词。年过七旬的他,已经很少登台演唱,但一直在从事弹词的传承和书目整理工作。
在不久前举办的2015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分论坛“沃土新花——群众文化艺术精品创作”上,两位曲艺名家作为嘉宾,与台下的群文工作者就群众曲艺创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曲艺本就出自民间
曲艺是一门传统艺术,种类很多,其中说书、相声、快板等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机还未普及,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主要方式就是听收音机。那时,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的评书作品,有刘兰芳的《岳飞传》、《杨家将》,还有单田芳的《隋唐演义》等。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岳飞传》等历史故事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从老人到小孩都为之痴迷,一家子聚在一起听评书就像学生“上课”一样守时,须听完那句“且听下回分解”,才极不情愿地“下课”。
刘兰芳自己也没料到,一部《岳飞传》让自己红透了大江南北。“老百姓喜欢听,说明你的创作成功了。”那时,走到哪儿,只要被认出来,就会被邀请说上一段儿,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让刘兰芳体会到了从事艺术创作的满足感。“因此也闹出很多笑话,比如坐火车九下山东、六下河南,火车上我不说话没事儿,只要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听出来,纷纷让我说一段评书。”
两位艺术家都认为,曲艺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还有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都蕴藏在曲艺里。而有着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特征的曲艺在群众文化中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一两人即可成一台戏,寓教于乐,听完之后让人回味无穷。所以将曲艺创作和文化馆、文化站工作结合起来,一定能产生更多接地气的经典力作。
既要搞活动也要出精品
长期以来,关于群众文化要不要致力打造文艺精品,一直有两种相悖的理论:一种说法是群众文化的主要任务是普及,只能搞大众性的活动,创作文艺精品是专业文艺团体、文化产业的事;另一种说法是,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群众文化不能固守以往观念,不能只搞热热闹闹的活动,必须要创作文艺精品、打造活动品牌。
刘兰芳认为,这两种说法没有对错之分,二者相辅相成。群众文化既要搞活动也要出精品,“然而,打造精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灵感的闪现,到题材的确定、文本的构架、演员的选择、最终的成型、后期的打磨,每个环节都很关键,这也让许多群文人感慨群众文艺创作之艰难。怎样才能创作出精品?首先创作者要沉下去,深入生活、深入百姓。”刘兰芳说。
近年来我国群众文艺创演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涌现出许多接地气和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但还存在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的空间。两位艺术家均表示,目前群众曲艺创作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不感人、口号式的东西太多。究其原因是创作者没有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贴近群众,没有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金丽生举例说,记得第一次跟着师傅去跑码头,就被《杨乃武》这部书深深吸引了。“整整听了一个多月,那时才知道,我的师爷李文彬为了写这部书,花了10年时间,跑遍了浙江20多个衙门,才动笔写成了《杨乃武》。”
作品要体现民族精神
如何才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艺术家们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谈了各自的创作心得。
刘兰芳说,评书的特点是一人一台戏,千军万马任由一个人来演。所以,一部好的评书作品,离不开说书人深厚的演讲水平和作品本身的魅力。“要说好一部书,既要制造悬念、抓住听众,又要有人情味,让人听了有感觉,做到有文、有武、有悬念。我在创作、改编、演出作品时,都特别重视体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表现人物的精气神,彰显正义光明。同时,又要入情入理、叩动人心,让老百姓听完之后有教育意义。我想,也正是这一点,我的评书才广受老百姓的欢迎。”刘兰芳说。
金丽声则建议,在曲艺创作时,要根据曲艺的艺术特色和艺术规律来下笔,不能把艺术作品搞成宣传品,“要有真实感,这点非常重要。”
同时,他们都认为,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摇篮,曲艺在基层群文创作中应占有一席之地。“曲艺要发展,就要多办学习班,文化馆可以为曲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条件。”刘兰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