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芭第七届芭蕾创意工作坊在北京天桥剧场进行了正式公演,其中更有作品如一粒饱满的种子,蕴含着发展成为一部优秀大戏的可能。坐在台下,我想到6年前的首届创意工作坊:小小的排练厅,铺着黑色地胶的舞台上,舞者们穿着练功服表演10到20分钟的舞蹈小品,没有灯光、舞美,眼前的“贫困戏剧”所以击中人心,是因为它们皆由舞者自己创造。7年来,中芭每年以关键词的形式为舞者“出题”,围绕特定的主题,舞者自由组合,采风、提出创意、共同发展创意,直至拿出一个个相对完整的作品。
这样的创意工作坊,我们还需更多。从个体角度来说,工作坊可以发掘年轻人的多种可能性,并赋予这种新的可能性以展示和发展的平台。表达,是每个人的生命本能,艺术工作者更是如此,没有舞者满足于终其一生用自己的身体传递他人的思想感情。举办工作坊并正式公演,就是鼓励舞者通过编创作品,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7年来,张镇新、王思正、李俊,中芭的年轻舞者中不断出现编舞新秀,费波更是跳、编、导多栖发展。
而当越来越多的个体得以释放创造力,整个艺术创作生态有望也随之改善。以开发年轻人潜力为旨归的工作坊,其功用如同蚯蚓之于土壤,积跬步至千里式地改善着周遭的环境——只有具备庞大、坚实、充满生命活力的基座,这个艺术生态的塔尖才有可能真正成为“高原中的高峰”。基座的创造力如果不能得到开发与释放,所谓塔尖就容易固化、容易成为艺术界的“托拉斯”:功成名就者以既有声名垄断资源与机遇,艺术上却一次次自我重复,这正是当前文艺界的怪象之一。
可以说,工作坊是不断为艺术界引入竞争与挑战、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实验室,它是技艺的练兵场,更是创意的孵化器。至今已被全球600万人次的观众观看的舞台剧《战马》,就孵化自工作坊。从英国国家剧院、巴特西艺术中心,到德国邵宾纳剧院、汉堡剧团,工作坊是这两个戏剧大国不断创造的发动机。不仅中芭,我国诸多艺术院团若也能兴起工作坊的创意之风,适度地将自身的优质资源向艺术路上的“无名者”敞开,或将收获更多。谁能说在今日工作坊结集的年轻人中,不会蕴含着未来的艺术黄金搭档?都说今天“剧本荒”“编舞荒”“观众荒”,当我们的目光不再仅仅落在“大腕”的身上,我们会听到、看到年轻的艺术人才对时代真诚的介入与表达,看到这一群体对同龄观众天然的影响力及其共同成长的节奏——工作坊,正是连接我们和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