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面积不大,却拥有11处世界文化遗产。各种历史文化遗产在韩国被很好地保护和传承。韩国提倡将文化保护与民众生活紧密结合,对历史遗迹的保护采取开放的态度和灵活的措施,追求节约资源、提高文化遗产的使用率,赋予文化遗产现实生命力。
韩国强调把保护修缮与有效使用相结合,尊重历史文物的社会作用,提升文物保护的现实意义。对于占地面积较大、历史意义深远的文物建筑,根据其用途,尽量延续其使用功能。如位于忠清北道清州市的道厅(省政府)办公楼,是始建于韩国建国初期的老道厅所在地,目前的道厅以此建筑为主楼,扩建了部分配套建筑,继续作为道厅使用。
对于已结束原用途的建筑,韩国则将负责文物保护的公共机构设置于此,既便于日常保护、接待参观,又节省了公共机构的办公空间,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如位于首尔市的朝鲜王朝别宫——昌庆宫“重明殿”,原作为韩国王室图书馆始建于1897年,后在此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是日本强占朝鲜半岛的历史见证。韩国政府将“重明殿”二层红砖楼房的一层开辟为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将二层作为韩国公共文物保护基金组织“文化遗产国民信托”的办公室,该组织的员工也负责文物建筑的讲解介绍和维护修缮。
对于闲置的文物建筑,韩国采取适度转租的灵活方式,盘活空置文物的使用价值,充实城市街区的生活功能。在韩国,除特殊重要的文物外,大部分文物建筑由当地政府所有。根据各城市不同的规划设计以及人口功能区分布,在不影响建筑安全和历史价值的前提下,韩国允许城市在保留所有权的基础上,将部分文物建筑的使用权租借给合适的民间机构和企业用于商业经营,此举既能够获得租金补贴文物修缮,又能使庞大的文物群不会占用太多的城市空间,尤其服务于周边缺少必要配套设施的街区,方便民众。如全罗北道的群山市将日本占领时期的海关大楼等文物建筑出租给个人用于经营咖啡店、书店、酒吧等,不仅没有改变建筑的外观及结构,反而赋予了传统建筑新的、积极的活力。
此外,韩国注重将文化保护融入传承发展城市文脉,积极打造更具活力的文化空间。韩国的城市规划侧重打造产业集群,文化亦不例外。以首尔为例,1946年韩国最高学府首尔大学建成,该校所在的“大学路”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吸引众多剧团来此演出,逐渐形成了汇集200余个小剧场的舞台剧中心。其他城区也根据各自的风格传统,形成了动漫社区、机器人街、美术林荫道等特色鲜明、内容独到的文化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