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人才和造就师资,而是让大众接近艺术、了解艺术,从而提升公民艺术素养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公共艺术教育是家庭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的有益补充,它能够通过审美渗透,优化民众知识结构,提高大众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发挥着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不小的影响,比如“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直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在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开展了数量可观、效果良好的艺术普及活动。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更让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教育功能得到了法律的确认。但整体而言,相对于蓬勃发展的儿童艺术启蒙教育和大专院校的专业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存在着过于学科化、教育人才缺乏和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人才和造就师资,而是让大众接近艺术、了解艺术,从而提升公民艺术素养。我曾在一些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中看到,主办方精心选择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普及讲座,听众却意兴阑珊。主要原因是,专家习惯了专业院校的教育模式,而忽略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受众的需求,讲授的内容过于专业化,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在这方面,一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较早的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如英国皇家剧团自成立之初,便设立专门的艺术教育机构。其教育部总监雅基·欧汉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对于现在的很多英国人来说,莎士比亚也是有距离的,莎士比亚剧本中的台词也和古文一样,就连很多演员在最开始接触时也有压力。所以,他们在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时,首先要让观众消除对莎士比亚的恐惧,进而通过各种方式接受、了解和热爱莎士比亚。此外,针对不同受众,他们还细分了各类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有成效的公共艺术教育,经验都是“具体化”“贴切化”“生动化”。
随着越来越多类型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师资缺乏的问题也越发凸显。现阶段,主办方临时聘请的相关专家和志愿者是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师资来源,这样的成员结构直接导致了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和流动性大的问题。我认为,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妨尝试与专业艺术院团开展长期合作,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设立专门的艺术教育部门,为公共艺术教育岗位提供固定编制,这样有利于活动的稳定开展,形成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优于欠发达地区。比如,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天津大剧院等国内一线城市的艺术机构,已经在积极探索公共艺术教育,主动承担起培养、提高公民艺术素养的公共责任。但几个大城市之外的广大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艺术教育付之阙如。此外,艺术门类上的不平衡也比较突出,音乐、舞蹈、美术等门类的公共艺术教育状况优于戏剧等门类。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着手加以改善——今年,中央戏剧学院成立了艺术教育系,国家话剧院也在筹备专门的艺术教育部门,作为国内戏剧艺术的高等学府和“艺术国家队”,这样的动作无疑有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