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投入不断加大,但基层文化干部的社会地位、收入待遇相对偏低,加上个人成长空间有限,降低了从业人员的职业存在感
近年来,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用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不过,再好的政策和服务最后也要靠人才能落地。据我了解,目前基层文化人才极端匮乏,这严重堵塞了公共文化事业的“最后一公里”。
比如,某地文化部门专门组建了地方文化资源录制小组,准备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这个计划肩负着抢救性记录文化遗产的重任,如果实施有力,将会功德无量。然而由于缺乏影视方面的专业人才,录制小组成员只能边学边做,摸着石头过河,结果是工作量成倍增加,制作的音、视频质量却不过关,录制工作低效拖沓。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还大大延缓了地方文化资源的抢救性保存记录工作。
在机构改革中,乡镇(街道)一级设立了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合并了综合文化站在内的众多机构,或在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加挂综合文化站的牌子,设一两个文化工作岗位,在编人员要么在编不在岗,要么身兼数职,长期从事其他行政工作,精力和时间都十分有限,对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配备的工作人员往往不是文艺专业出身,大多对基层文艺队伍和民间文艺形式缺乏深入了解,以前各地乡镇文化站常见的地方文艺专家,能够培养、发现、托举地方的文艺尖子、活络地方文化气氛的文化人才,已经难觅踪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因此难以有效落地。
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投入不断加大,但在人才队伍建设、文化活动经费保障等“软件”方面的配套投入仍嫌不足。由于整体大环境的改变,基层文化干部的社会地位骤然下降,收入待遇相对于其他部门或其他行业偏低,加上个人成长空间有限,降低了这些文化从业人员的职业存在感。
这些因素造成了基层文化人才“引不进、用不上、留不住”的现象,使得整个文化队伍人员老化,人才断层。突出表现为,一是缺编制,无法引进专业人才,或是有编制,但是招收不到需要的专业人才。二是留不住人才,往往是人招收到了,没过多久,就“跳”到了其他单位,出现“年年招人年年缺”的奇怪景象。
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一支有理想、有能力、有干劲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这一宏伟战略得以具体落实的基本保障。针对目前公共文化事业“缺人才”的现象,从政府角度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真正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将人员待遇、文化活动经费等落实到位,适当提升基层文化单位职称层次比例,重新核定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加强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人才奖励机制,大力表彰对基层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文化工作者,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工作指导和培训的力度,促进他们的知识更新。
盘活人才资源,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需要,公共文化建设事业也才有望获得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