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映的电影《叶问3》票房涉嫌注水,上映两天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紧急召开会议,并约谈相关负责人。近年来,从《英雄之战》票房自产自销,到《捉妖记》的“幽灵场”疑云,再到《叶问3》的票房造假风波……在高歌猛进、繁荣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仍有不少关于电影行业的秩序亟待规范。
“潜规则”扰乱市场秩序
近年来,票房造假在电影界相当普遍。不得不承认,大规模购买票房为电影造势,是国产电影片方普遍采用的方式,电影市场上也似乎流行着“别人都买票房,我们不能不买”的“潜规则”。发行方为了争取院线更多排片或为了营造影片上映的首轮轰动效应,拉动舆论、吸引观众,进而采取极端手段在票房中注入水分。
“票房造假这一现象,对健全的电影市场和正常电影宣发机制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真正优秀的电影作品排片量被压制,无法参与正常的市场竞争。观众也在被动的情况下为一些自己不想看的电影买单,被剥夺了作为观众和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副研究员邓文卿说。
对此,著名剧作家、评论家赵葆华认为:“票房造假的行为不仅毁誉影片本身,更可怕的是摧残中国电影市场的公信力,动摇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爱。票房造假已像瘟疫一样开始蔓延,其源头出于背后金融资本力量的贪婪,他们不顾及国家文化形象和电影整体利益,唯票房利益至上,为了这个目标无所不用其极。”
电影市场的运作过程自然关系到资本交易和成本回收,然而电影的成本回收率绝不该成为评价一部电影的首要标准,更不能使电影制作过程被资本绑架。注重电影作品本身的质量才是长久站稳市场、抓住观众的根本途径。
潜心创作才是电影发展之道
在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资金投入、市场环境、观众基础、传播平台等各种电影发行的后期条件都已具备且呈现逐渐完善态势。然而不少电影创作者却被繁荣的利益泡沫蒙蔽了双眼,放弃了最初的艺术追求转而投向短期内高额的利润回报,创作过程急功近利,导致一些电影作品粗制滥造,缺乏诚意,以至于不得不在后期发行上大做文章来弥补作品本身的质量缺陷,这就造成了“大片刷票房,小片刷排片率”的市场乱象。
对于电影创作“唯票房论”这一现象,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表示:“从根本上说,电影毕竟不是纯粹的商品,而是有其自身内涵的文化产品,在创作中应该注重电影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一部电影只有不断完善作品内容,丰富思想内涵,用生动感人的故事反映现实生活,使观众内心产生共鸣,才能符合电影的质量标准,从而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如果盲目追求票房收益,无视作品质量,只会扰乱市场秩序,久而久之观众和市场自然不会‘买账’。”
电影市场亟待规范
3月18日,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发布消息表示,针对影片《叶问3》上映后媒体曝光的票房不实问题,经查该片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决定,对经查实的3200万元的虚假票房不予认可,不计入全国电影票房统计数据。
同时,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再次表示,市场规范决定发展成败。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良好时期,希望广大电影工作者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共同肩负使命、迎接挑战,建立更加规范的电影市场秩序,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实现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电影市场“乱象”的存在,使电影产业的完整面貌难以呈现,使产业发展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使电影产业的利益分配产生倾斜。以“乱象”为屈从,以“乱象”为标准,致使市场秩序混乱,直接影响了电影产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面对“乱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说:“我们必须清醒头脑,敢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养痈遗患,等闲视之。”
赵葆华对记者说:“应该让票房造假企业受重罚,停业整顿;让这等造假公司声名狼藉无法行走市场;还要反思完善市场相关制度,堵塞漏洞。我们要爱护来之不易的中国电影大好局面,打造中国电影市场良好有序的环境,确保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