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文化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构想集中反映出中国文化希望走出国门、寻求合作与发展的主动姿态,为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指明了重要方向,也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了新契机。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区域的传播效果如何?该区域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受度如何?3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与《现代传播》杂志社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发布了《2015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报告》。报告内容表明: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影响力欠佳,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宣传推广还需整体加强,保持中国特色是中国电影吸引“一带一路”沿线观众的主要因素。
据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介绍,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组织了第五届“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调研历时6个月,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受访者作为人口变量进行问卷调研,回收1800份有效问卷,涉及46个国家、31种母语的人群。本次调研报告既有对受访者观影数量、传播渠道、类型电影、观影地域差异的具体考察与分析,也有对中国电影、中国国家形象的宏观认知。
通过对“一带一路” 沿线区域受访者接触中国电影的基本情况调查,受访者观看中国电影数量少,兴趣较低,说明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影响力欠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电影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受访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还不高。
从传播渠道来看,本次调研主要从观看渠道和资讯渠道两个方面来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众主要通过免费网站、电影院、免费电视频道、DVD/VCD等渠道观看中国电影。其中各国家和地区的观看电影习惯又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众主要通过电影专业门户网站、网站播放的电影预告片、影院播放的预告片来了解中国电影资讯。所以,做好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网络推广是非常有效的传播途径。
为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受访者对中国电影印象这一潜在变量的评价,调研组选取了7个显性考察指标,整体来看,故事、演员、制作这三个涉及电影基本层面的正向指标评价分数不高,只有30%多的受访者持积极肯定态度,这说明中国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而认同中国价值观、有中国特色两个正向指标的评价分数更高一些,其中近5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具有中国特色。从两个负向指标的评价分数来看,30%多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的思维逻辑难懂,而有近7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的字幕翻译难懂,字幕翻译问题成为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传播与接受的最大障碍。
对中国电影的类型印象方面,功夫片是最受“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观众喜欢的中国电影类型,但相较于其他类型并不占绝对优势;剧情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其余类型中国电影的受喜爱情况平分秋色;科幻片及儿童/家庭片的受欢迎程度相对最低。这说明,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传播不能仅靠功夫片独步天下,各种类型的中国电影都有很大的传播与接受空间。
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受访者中,通过中国电影对“中国形象”的评价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区域的传播中,对于构建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有着很好的作用。受访者观看中国电影后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是“发展迅速的”“友好的”“文明的”“和平的”“科技发达的”“古老的”“先进的”“环境美好的”“经济发达的”。除了发展速度快,受访者更倾向于从精神文明层面来肯定中国的形象。
本次调研的结论及对策表明,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传播效果不佳,需根据不同战略区域对中国电影的传播渠道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推广方案。此外,网络成为观看中国电影和传播宣传资讯的主要渠道,需从新媒体的角度深化理解“数字外交”。同时,字幕翻译难懂阻碍了受访者对中国电影的有效接受,需从国家层面提升中国电影的译制水平。最后,受访者对中国电影类型的接受渐趋多元,中国类型片存在较大的传播空间。
谈到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影响力欠佳的现象,黄会林说:“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国家形象评价虽已有较为积极与肯定的口碑,但整体上影响力欠佳,传播与接受效果并不理想。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区域的传播还需整体加强竞争力。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面对复杂的母语情况,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传播中如何把故事讲得更生动;如何更好地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而得到国外观众的正确理解;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找到中国电影新的传播路径,让中国优秀的影片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得到较好的推广;如何借助中国电影传播带动区域交流合作,都是当前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