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中宣部和文化部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这是全国宣传文化战线按照中央“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积极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具体举措,也是具体部署和推进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要求,要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作重要讲话。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主持会议。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副省长黄胜参加会议。
蔡武在讲话中指出,加强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手段;是以城带乡、加强统筹、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局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蔡武强调,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涵盖市、县、乡、村四级,体系健全、体量适中,是统筹城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地市级率先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对县、乡,特别是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给予十分有力的支持,对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能够确立一个十分重要的支撑点。
蔡武指出,“十二五”时期,文化部将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依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为重点,着力统筹规划、以城带乡,着力整合资源、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均等化水平,努力形成具有地域特点,涵盖市、县、乡、村,结构合理、功能齐备、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带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局推进。一是继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将实施“地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项目”,对中西部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具备基本服务条件的地市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进行资金补助,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二是着力提升地市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能力。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地市一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要落实好有关措施,为县一级的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作出示范、做好表率。三是大力推动数字文化服务。“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将继续深入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全面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全民共享。四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全面落实关于“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要求,切实将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继续实施好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设备购置项目,到2018年,全国所有社区要建立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文化中心、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社区文化工作队伍、运行有效的社区文化管理体制,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五是加强对城市农民工的文化关怀,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对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政策研究,推动农民工文化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六是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体系。积极落实编制,解决待遇,稳定基层文化队伍。同时,加强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基层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文化志愿者的选拔、培训、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界人士志愿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
蔡武要求,各地宣传文化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为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姜大明在致辞中说,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根据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总体要求,把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进一步健全设施网络,强化队伍建设,增加产品供给,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深入、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地市一级党委、政府的文化自觉明显增强。许多城市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建立“文化强市”的目标,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到2009年,全国共有地级公共图书馆321个,覆盖率为96%;地级群艺馆330个,覆盖率为99%。全国6524个街道中,共有街道文化站4545个。在全国83370个社区居委会中,共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室37732个。如山东省烟台市投入10亿元,规划建设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大剧院、京剧院、青少年宫和图书城于一体的市文化中心,并形成了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河北省邯郸市在城区建设高标准的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在农村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个县城建设一座数字影院、每个乡镇建设一座综合文化站、每个村建设一座文化活动中心、每个社区建设一座市民文化中心。二是重点文化工程顺利推进。到2010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总量达到105TB,县级工程支中心达到2814个,覆盖率达到96%;乡镇基层服务点达到15221个,覆盖率达到44%;村级服务点已经实现“村村通”。各地市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因地制宜,建立起了一批高标准的地市级工程支中心。三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不断创新。烟台市从2003年开始,按照“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工作模式,开展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8届,实际利用资金1.4亿元。长沙市坚持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向弱势群体倾斜,如“政府买单、群众看戏”,向农民工发放文化娱乐消费券。浙江嘉兴等地探索多种形式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行借书还书“一卡通”,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服务效率;广东等地普遍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使图书馆、博物馆、文艺演出等服务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四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各地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烟台市打造“专业艺术院团演出季”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实现了“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邯郸市以“欢乐乡村”活动为抓手和载体,积极推动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沙市坚持文化惠民,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打造了“百团汇演”“好戏天天演”“文化橘洲”等特色文化品牌。
会上,山东省烟台市市长张江汀,安徽省马鞍山市市长张晓麟,河北省邯郸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永清,湖南省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副市长祝贺香分别代表东、中、西部地区,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中宣部、文化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相关司局负责人,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局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以及全国28个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党委或政府的相关负责人、文化局局长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