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献祥(中)、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陈必滔(右二)、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石建平(左二)、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立峰(左一)出席展览开幕式。
漳浦剪纸《中国速度》 作者:漳浦剪纸省级传承人 高少萍
莆田木雕《命运共同体》 作者:莆田木雕省级传承人 林建军
“去非遗博览苑看展”已经成为许多福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市三坊七巷里的“网红”打卡地——福建省非遗博览苑,不仅是福建非遗展示的主要窗口,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驿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美好生活需要中,文化生活较之物质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多,这一点在此次疫情中尤为凸显,长期宅在家里的生活使人们迫切渴望参加文化活动。
3月27日,复工开馆的福建省非遗博览苑迎来首展“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福建非遗战疫主题作品展”,近百件非遗珍宝用精湛技艺记录抗疫历程的点滴时刻。这也是福建省在复工后第一场文博展览,福建群众充满期待。
展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指导,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献祥、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陈必滔、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石建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立峰等出席开幕式。展览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将持续至5月底。
精湛的非遗技艺、独特的艺术表达、别开生面的呈现形式……展览受到观众欢迎。尽管疫情期间观众人数受限,截至4月20日已有6000多人次观看展览,为扩大线上宣传,主办单位还推出1期直播、3期云展览报道,观看人数超过1万。
展览作品从福建省非遗传承人防疫主题艺术创作的上千件应征作品中精心挑选,是福建非遗传承人围绕战疫题材的用心之作,讲述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描绘战疫英雄形象。作品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题材多元、手法多样、技艺精湛,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涵盖了剪纸、竹木雕、影雕、木版年画、寿山石雕、瓷艺、农民画、纸织画、木贴画、沥金画等各门类。古田木贴画、晋江沥金画、浦城大口窑青白瓷等非遗项目首次在福建省非遗博览苑亮相。寿山石雕、泉州提线木偶戏、莆田木雕、尹派越剧、柘荣剪纸等项目在现场展演。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内科传承人在展览现场,从中医角度解读新冠肺炎的致病原理,为观众辨症开方。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剪纸作品因为兼具观赏性、易操作性和便携性,受到线上文化市集的关注,有望进行文创衍生品开发及线上云交易,“命运共同体”主题木雕作品等因立意高远而深受观众追捧。
抗击疫情期间,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一部署下,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向全省非遗传承人、文化馆志愿者发出倡议,鼓励开展防疫主题艺术创作。截至目前,共征集非遗传承人抗击疫情作品上千件、文化馆志愿者联盟单位抗击疫情作品1500余件,同时,还面向全国征集战疫词曲原创作品,共收到词作325首、歌曲428首,并在抖音平台开展相关话题、在微信公众号展播优秀作品。福建非遗传承人正积极根据国内外疫情变化及时创作、更新相应的作品内容,趋向更宽广的视野。
石建平表示,抗疫期间,福建广大非遗传承人立足自身领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投入到防控主题艺术创作,积极当好 “战斗员”和“宣传员”,增强了广大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通过主题展览进一步颂扬感人故事、讴歌时代精神、坚定必胜信念,同时也展现福建文化和旅游从业者、福建非遗传承人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
近段时间以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企业纾困,推出开展挂钩帮扶、保持队伍稳定、扶持文旅项目、支持品牌创建、做好文旅宣传等方面的有力举措;积极开展“全福游、有全福”系列主题和精准客源营销活动,并安排专项资金对各地开展文旅品牌形象宣传、市场营销推广给予奖补,多措并举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有序复工复产。
在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共同努力下,福建全省文化和旅游单位逐步有序复工。截至4月17日,全省各级图书馆、艺术馆、乡镇文化站等共62个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截至4月20日,全省有199家(占比53%)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