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数百万元创排剧目,事先不经充分论证,搬上舞台后由于种种硬伤无法修改,最终沦为“充数”的作品……上述情况有望在山东省得到缓解。8月3日召开的山东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山东将从规划与制度保障、政策激励入手,进一步提升艺术创作的“工匠意识”。
文艺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涌现一批有长久生命力的精品力作。近年来,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政策引领,山东的艺术百花园中五彩缤纷。但同时,由于对艺术创作客观规律钻研不够所导致的作品质量不高,有“高原”、缺“高峰”的情况也受到诟病。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不少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思想浮躁、急功近利,不花时间深入体验生活,不下功夫精益求精,不用心思打磨作品,剧目创作停留在题材浅度呈现,满足于立上舞台、止步于自恋自赏,导致作品思想浅薄、质量平庸。”此外,一些文化单位对艺术创作客观规律不熟悉,个别基层文化主管部门甚至凭主观意志对创作随意干涉,加之很多作品艺术创作理念僵化,创作观念和方式方法陈旧,导致剧情设置千篇一律、“稀汤寡水”,舞台制作粗陋,艺术水准不高。
记者走访山东部分地市发现,缺乏长远考虑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弊病之一。山东西部某市几年前斥资上百万元打造新戏,如今这部戏的消息已鲜有耳闻。据知情人士介绍,由于本身质量存在硬伤,进一步修改的空间不大,当地已悄悄把该作品“马放南山”。有专家指出,目前山东艺术创作领域仍存在地方重视程度不够、人才缺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地方规划的不系统导致文艺单位的创作“朝三暮四”,缺乏持续性,影响了作品的进一步打磨提升。
相较于“缺乏耐心”的文艺单位,另外一部分执着于作品提升的院团,通过持续加工和反复修改,已收获硕果。淄博市歌剧舞剧院创排的舞剧《齐风·甫田》,以本地丰富的齐文化资源为底蕴,历经4年打磨,剧目质量大幅提高。目前,该剧已被相关专家推荐申报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
2009年,山东省吕剧院开始策划创排以台湾老兵思乡为题材的《回家》。直到2014年,该剧才首次立于舞台。《回家》首演至今,陆续在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北方片)优秀剧目展演、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等国家级平台亮相,受到多地观众的好评。“一部精品需要编剧、演员不断深入生活汲取营养。”山东省吕剧院院长蒋庆鹏认为,创作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作品,既要有创新意识和思想深度,同时要求文艺工作者平心静气,安心钻研和“雕刻”。
在政策层面,山东对精品创作也有谋划。2014年,《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施方案》印发。根据该方案,山东省内符合条件的舞台作品,评审入围后可获省级财政的前期资助和重点资助,直至成为群众认可的精品剧目。
山东近年来的舞台艺术创作堪用“热火朝天”来形容。今年初,山东省文化干部培训班上公布的数字显示,“十二五”时期,山东共推出369部大戏。仅在2015 年,山东舞台艺术创作便投入2.2亿元,新创及加工修改剧目超过100部。由于恰逢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十二五”时期的山东剧目创作被外界解读为“十艺节现象”。2013年后,山东将筹办“十艺节”期间实施的系列支持艺术创作的政策加以固定化,形成了舞台艺术创作的长效扶持机制。但山东文化部门显然已意识到,创作项目的蜂拥而上有时并非好事,一些乏善可陈的作品成为迈向“高峰”路上的“拦路石”。
纠偏机制正在酝酿。山东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强调,各地应合理布局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艺术创作任务,解决艺术创作的随意性问题。“‘十三五’时期,山东将强化对艺术创作的统筹规划,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创作重点,避免选题撞车和重复生产,提高重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未经充分论证、反复修改的剧目不能搬上舞台,坚决避免‘赶工期’现象出现在艺术领域。”张桂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