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博物馆“夜巡行动”研究小组将一周七天在展厅内对《夜巡》进行研究与修复工作
夜巡(油画)363×437厘米 1642年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博物馆藏
今年是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逝世350周年。7月23日,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博物馆(以下简称“荷兰国立博物馆”)对其最大型代表作《夜巡》修复现场进行了首次全球直播,引发巨大关注。
荷兰国立博物馆也将此次修复活动称为“夜巡行动”。这是针对《夜巡》最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和修复计划,项目耗资300万欧元,预计将持续数年。修复工作涉及艺术史和档案研究、科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从今年7月开始,全球的艺术爱好者可以通过数字接口全程在线观看修复过程。自1808年以来,《夜巡》一直在荷兰国立博物馆展出,修复过程直播让观众既可以看得到这件名作,了解更深入的细节,同时这也不失为该馆一次十分成功的传播营销。那么,这次“夜巡行动”到底将如何开展?为什么近年来大众对文物修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来说,其开放性和透明性还有哪些可以探索的空间?记者观看了首次网络直播,并就相关话题采访了专业人士。
“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
文物修复对普通人来说可以算是一个神秘职业,他们往往在修复室中进行,外人无法窥探修复过程,只能通过修复前后的对比图知道个大概。近年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爆红和国内一些重要博物馆陆续开放的文物医院等活动,使得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文物修复这一原本冷僻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次修复的作品《夜巡》是一件举世闻名的伦勃朗的代表作。《夜巡》是荷兰国立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被单独陈列在“夜巡画廊”展厅,每年吸引超过200万的参观者。它的上一次修复还是在1975年。馆方表示,这次修复可能需要数年时间,为了让大家能够持续欣赏这幅名作,决定进行公开修复。
此次修复由20余名修复专家、科学家、策展人和摄影师从艺术史和档案研究、科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对于公众而言,观看这样的修复过程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荷兰国立博物馆馆长塔克·蒂比斯说,“这不只是因为我们现在所用到的修复材料比过去要先进和完善很多,还因为这样的事可能在以后的几百年内都不会发生。”塔克·蒂比斯今年50岁,他回忆起自己7岁时看到《夜巡》时所感受到的魔力,当时正是该画作上一次得到修复的时间。“观看这样的过程让人感到兴奋。就像任何修复一样,一方面,它是学术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神秘的。它激起了我对于创造性过程的好奇和对于艺术作品诞生的好奇。”
“如果修复的不是伦勃朗的《夜巡》,如果组织者不是较知名的博物馆或美术馆,可能一次油画修复事件并不会引起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徐研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修复工作室的油画修复师,他认为,这样的事件受到广泛关注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征——流量只会往最著名的那个点去汇聚。
“不能公开的修复是不存在的”
大部分国内观众对于在展厅现场修复这件事本身一方面觉得很新鲜,因为在国内鲜有这样的事例出现,另一方面,也出于对修复环境和修复工作的担心。中国美术馆保存修复部负责油画修复工作的孔妍告诉记者,修复项目的程序有严格规定,在修复室进行和在展厅进行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有些技术环节可能涉及有害物挥发等问题,但只要做好环境控制就没有什么问题。“在展厅现场搭建修复,在国外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有些超大油画作品会因为不便移动或状况不允许移动,再或者是因为修复空间有限等问题而只能在展厅进行修复。”她说。
徐研也表示,如果从作品保护的角度来说,油画的搬运环节才最有可能对其带来损伤。因此,他建议美术馆不要频繁更换展览,对于一些重要作品可以在固定展厅适当延长展期,尽量减少对它的来回折腾。“国内的很多油画作品比国外有几百年历史的油画作品状态要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不稳定,不像国外挂上墙之后就不轻易移动或‘外出’。”
事实上,国外很多艺术品修复室是半公开状态,公众可以通过落地窗看见里边正在进行的工作。也有很多公开库房,设置在博物馆不显著的位置,这样既节省空间也能让艺术作品更多地被欣赏。目前《夜巡》正在进行修复的第一步,即使用近十年来取得巨大进展的非侵入性技术,对画作进行56次三维成像扫描。一次扫描用时24小时,因而整个过程约耗时2个月,共将产生约1.25万张极高分辨率的照片。研究小组将根据扫描结果决定下一步采取何种修复措施。所有经过处理的数据都将免费向公众开放,我们将能够在电脑上看到以前使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节,同时新型化学成像技术将为我们提供从画作表面到油画底层的信息。对此,孔妍表示:“不能公开的修复过程在正规的修复程序中是不存在的,不想公开只可能是对自己的方案不自信,经不起论证。”
塔克·蒂比斯透露,保护人员和修复人员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这项工作,并声称他们不会因这一过程可能会引发的批评或评论,而回避公众的“监视”。绘画修复师苏珊·斯密特现在担任“夜巡行动”中技术研究和修复处理的协调员,她出现在第一次全球直播中,并在现场回答参观者的提问。其中就有人问到:工作被很多人关注,会形成困扰吗?“今天有很多摄像机在拍我们,但如果你集中精力于工作,就不会因大众的关心而分心。我们是专业的,同时我们也会很好地适应这些。”她说。
重新定义藏品与公众的关系
既然这样的公开修复很常见,那国内是否也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专家表示,公开展示修复过程之难不在形式,而取决于我国的修复技术和水平。此前,国内一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常展出一次后便需放回库房“休养”若干年,因此,引发诸如“故宫跑”和冒着酷暑排长队看展览等现象。这一方面当然是对文物的保护,但也反映出我们在展览理念和修复技术上的局限性。
徐研表示,对重要作品进行的修复行动必须要有足够的经验积累才可以进行。“西方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做得都很专业,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强大的团队,因此,他们做这个事情不是很刻意的,也不会那么累。我们好像只看到表面他们做得很好,但其实这背后需要很强大的专业支撑,这是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他认为,我们目前要踏踏实实地做好积累,无论是在人员、学术还是技术上,积累到一定程度,成果或者展览等自然而然就出来了。“故宫能够组织诸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些相关活动,就是因为在古器物、陶瓷、古书画领域,他们已经有了几十年乃至百年的深厚底子。”
比如油画修复,它在中国还属于一个非常初级的起步阶段,而修复又是一个需要联合如化学家、摄影师、美术史家等多个领域专业人士的一个行业。“目前,我们所有从业人员还没有形成联合。只有联合起来,所有的技术数据共享,才能建立起艺术品材料技法的数据库,让相关的研究和教育有基础可以进行。只有行业联合起来,形成正式的协会,才能更好地监管行业的运行,从而促进这一专业的发展和进步。”孔妍说。
近两年,国内一些重要博物馆在其开放性、透明性上也做出了不少探索和实践。就在前不久,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这座位于上海龙吴路的“文物医院”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40名观众通过微信平台报名来到现场,近距离了解了6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体会流传数代的文物修复和复制技艺。同时,为了让更多未能亲临现场的观众了解上博文物修复和复制技艺,上海博物馆联手东方网在多个平台同步推出了当天的在线直播节目,该微博在线观看量达45万人次。
故宫博物院的新媒体和数字化建设也是拉近大众与文物间距离的重要方式。据介绍,从2012年始,故宫博物院尝试探索基于移动设备的观众服务及文物藏品介绍应用程序,为观众提供“数字故宫”的饕餮盛宴。前不久,故宫就召开发布会一次性推出了7款数字产品,包括“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等。孔妍认为:“现今视觉技术已经很发达了,很多国宝和艺术品都可以被很好地数字化,有时候观众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一睹真容,其实作为欣赏或者研究,数字化的国宝和艺术品已经能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了。有些古老的物件或者作品,其物质本身可能已经脆弱到不可以被欣赏了,而复制品也能取代真品的很多功能,这对于文化传承来说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