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港澳大学生内地文化实践活动、港澳青少年游学推广活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香港回归祖国22年来,以深度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契机,一大批香港青年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国家方针政策,讲好当代中国故事和“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助推香港与内地文化交流不断走深走实。本文邀请来自演艺、文创、非遗、旅游等领域的香港青年,谈交流、话融入、谋发展,一起分享他们的文旅故事。
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交流思路
港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张紫伶
我出生在广东粤剧院的大院,外公是广东粤剧学校第一任校长白驹荣,母亲白雪梅7岁便入读戏校。我上完小学,我们家移居温哥华,母亲到加拿大后仍致力推广戏曲艺术,成立了粤剧学院,巅峰时期有超过200位学员。每天母亲送我上学,她车上总是播放着粤剧音乐;下课后,她经常把我接到学院看她上课教学,我在这个过程中耳濡目染。
大学二年级,我开始跟随母亲学戏,并逐渐爱上粤剧。学戏后一年左右,因机缘巧合,我开始担任母亲学院乐队的领班,逐渐成为专业的粤剧音乐乐师。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母亲受邀回港澳巡演,我也随她一起献艺,登上香港《粤剧曲艺月刊》的封面。这个封面让不少戏迷认识了我,不久后,我便回到香港工作。
11年前,我任职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在其旗下相关中国文化推广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任职期间,我推动开办了粤剧网上课程以及古董鉴赏课程、书法课程等,并取得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硕士学位,希望进一步拓展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推广交流思路。
这期间,我发现青年专业粤剧人才的培养是香港面对的一个难题,便进入香港演艺学院担任戏曲学院讲师。当时香港演艺学院只有戏剧、舞蹈、音乐、电视电影、舞台科艺5个学院,戏曲只有一间课程办公室。香港回归后,学院希望通过申请粤剧专业艺术学士学位,成立专门的戏曲学院,而我正是在这时候加入的。
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最终顺利成立了,但执教两三年后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内地戏曲教育底蕴与发展领先香港太多了,香港要培养出高水平人才,应该多向内地戏曲老师取经。考虑之后,我报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系戏曲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希望为京港传统文化艺术交流出一份力。2018年,我完成了3年的博士生课程,并在导师鼓励下创办了港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会,组织了众多内地与港澳、台湾的多元化交流活动。
获得博士学位后,我离开香港演艺学院,创办中西合璧的国际中学课程。我发现香港没有艺术中专,中华传统艺术在中学时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除了会导致学生们缺乏文化自信,还影响到香港艺术人才培养前景。我希望孩子们从初中起就能接触戏曲文化,他们以后未必要成为戏曲工作者,能成为戏迷也很棒。
“香港制作”享祖国发展红利
内地与港澳青年文化艺术联盟秘书长 李国辉
我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学系中国企业管理专业,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期间创立“艺文创荟文化集团”,主要从事国内外文化项目中介、巡演制作、艺术教育、项目咨询、文创孵化五大方面的业务,致力于打造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品牌。
我骨子里算是一个不安分的人,13岁就自荐到香港不同的公共单位和中小企业商会实习。大学毕业前,我已跑遍大半个中国,举办和参加大大小小的文化节庆和青年交流活动,在两岸四地认识了几千个同龄人,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成了我的好朋友。
到北京前,我也曾想过创业,但受当时香港现实环境所限未能如愿,到北京后幸福地遇上创新创业大潮,我毅然决定创业。实际上,创业的推动力还是来自以往交流时认识的朋友。当时,天津电视台有一款戏曲栏目,因流行偶像与戏曲大家的加盟而热火朝天,策划组希望把栏目搬进校园,拓展青少年观众。恰好策划组中有个当年与我一起参与交流活动的好朋友,知道我擅长策划,便邀我加盟。我协助该项目的设计与线下执行,把栏目拓展到好几所重点高校,最终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我体会到“香港制作”的优势,也发现了文化艺术市场桥梁角色的服务需求,便从以往筹办交流活动的班底中邀请几位好手,成立了香港和北京总部,正式挂牌创业。有趣的是,我起家的第一笔钱也是向之前交流活动中认识的一位老组长借的。至今,他仍是我们公司的重要股东。
今天,我们与刚成立公司时有了很大变化:由慢慢学着招募团队,到在京粤港澳台拥有办公室;由小心翼翼了解市场规范,到就特定制作环节执行向管理部门提出操作意见;由战战兢兢承接项目,到成立十几个团体开展创作;由诚惶诚恐地找排练场地,到拥有自己的小剧场和制作、录音场所;由四处跑业务,到每年演出、制作、剧目交易超过200场……不变的是,我们希望发挥“香港制作品牌精神,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初心。
现在我们谈祖国发展带来的红利、谈大湾区、谈香港优势,不可或缺的是思考港澳与内地相融相通并发挥自己的作用,这需要在充分了解国情基础上进行有效而深度的交流和实践。
游学内地“同根同心”
香港中华青年交流中心总监 何仕明
我从事青年发展及游学工作已有10多年,亲身经历了香港青年内地游学不同阶段的转变,由最初的民间或学校组织,到香港政府大力推动并深得香港学界支持,以至现在的百花齐放、稳定进行。这些年来,不少经历感动人心,不少经验值得总结,也有一些情况值得深思。
香港中华青年交流中心是香港较早推动国民教育及内地游学工作的机构,从2004年开始,我们便以“走进近代史”为主题,组织大批香港小学生前往内地交流,每次有800名至1000名小学生参与。每次活动中,我都深刻感受到学生们对活动的热切期盼。
2008年,香港教育局应学界需求,大力推动由政府资助的内地交流团“同根同心”计划,我们成为这一计划实施的首批承办机构。历年来,经由我们安排前往内地的香港中小学生已超过10万人。
记得一次,我们组织100多名小学生前往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游学。当时,学生们分组前往当地农户探访,每组由一位当地学生带领。我们组探访的农户,由当地学校步行前往须攀山涉水,历经1.5小时。对香港小学生们而言,为学习而步行一个多小时的情况很难想象。我们所探访的农户家庭不富裕,而让学生们更有触动的是带我们走访的当地小学生说的话,他说,自己虽然每天上学很远很累,但相信只要好好读书,将来一定可以改变一切。回程时,参加活动的香港小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也感受到国家在加快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开始思考自己从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多年来,香港对内地游学的要求和观念一直在变化。作为内地游学联盟的一分子,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认为,推动游学内容的改进十分重要,只有与时俱进,了解受众所需,明白困难所在,才能真正推动国民教育。此外,鉴于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在推动游学工作时,要让香港学生全面了解国情历史,增强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推动国家舞台技术和设计走向国际
“回忆是美好的”艺术品牌主席 施俊兴
我毕业于香港CO1设计学校,修读平面及多媒体高级文凭,2009年在香港创办艺术品牌“回忆是美好的”,2014年创办香港回收艺术资源中心,业务包括道具回收及租借等,提倡资源共享理念。我曾为多个艺术团体担任技术总监、灯光设计及舞台监督,包括动艺、新约舞流、叶氏儿童合唱团、香港音乐剧艺术学院、东边舞蹈团、春天实验剧团、不加锁舞踊馆等。我也参与了不少演出计划,包括国际综艺合家欢、舞蹈日、学校文化日等。
北京、上海、湖南、湖北、河南、新疆、广东等地是我这几年间涉足并开展交流的地方。我发现,每个城市、每个合作单位都有对艺术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文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2015年在成都的现代舞演出《在时间瘫软时》,我在这个演出中担任灯光设计及技术总监。当时,我在成都影像艺术中心展览厅内负责监督场地,通过有限的设备让演出取得了成功。我也因此获得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好评,继而与其在2016年共同创作了一部现代舞作品《偶然》,并于2017年把这部作品带到北京参与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活动。之后,我创立的“回忆是美好的”艺术品牌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助力川港艺术交流添彩。
作为一个来自香港的演出幕后工作者,我亲眼见证着国内剧院演出日益国际化,演员们能有较多机会走出国门,并通过各类型的交流演出、大师班、研讨会等汲取海外经验,令自己的技艺得到提升。演出要取得成功,幕后人员的舞台经验和知识不容忽视。因此,幕后人员的对外交流和培训绝对必要。
我本人一直致力于推动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希望建立更好的交流平台,让香港文化艺术实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我将在内地开设专业舞台技术和设计课程,希望以此教育更多有潜质的年轻人在业内发展,推动我们的舞台技术和设计走向国际。
寻根是音乐创作重要部分
香港作曲家、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陈仰平
我在香港长大并接受音乐教育,在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演艺学院毕业后,又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深造并取得音乐博士学位。2017年,我受华南师范大学聘请,在该校音乐学院担任特聘副研究员。
跟大多数“80后”香港人一样,我对内地的认识是随着祖国最近三四十年的发展而演变和深化的。特别是作为音乐创作领域的教育和艺术工作者,有机会通过不同形式跟不同的人合作,让我对内地有了更多认知。
我父母是福建农村人,上世纪80年代来到香港,我和我的兄弟在香港出生并成长。小时候,我们每隔一两年便会去探望福建的亲戚,那时内地对我来说是一个遥远又血脉相连的地方。这种寻根的感觉后来也成为我创作的重要部分。
我从中学开始学习音乐,通过在国内不同地方参加演出,我了解了不同地域国人的生活和差异,这对于我来说很有趣。2010年,我开始在美国读书,这段求学经历也深刻影响了我。不少来自内地的留学生成了我的好老师、好朋友。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具有国际视野又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精英和学者,在音乐艺术方面,我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也了解到在内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毕业之后,我有幸在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担任老师。作为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可以成为身边同事和学生更多了解香港的“样本”。我发现很多时候,我在内地遇到的人,确实是通过我的做事方式、艺术观和世界观去更深刻了解香港的。
回顾这些年,我很幸运能够通过与内地的交流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因为在艺术上,我们总是会问自己“代表的是什么”,也总会思考“传承的是什么”。内地和香港的艺术家应该多争取机会去深入了解对方,这种了解不要仅停留在“交流”层面,而要在学习和表达上下功夫;不要只是单向输出或者吸收,而要强调全面地感受。
(文字由程佳采访整理,图片除肖像外均来源于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