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呈现出整台剧目《缘起敦煌》的香港代表团,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中格外引人注目。在往届少数民族会演中,港澳台代表团往往是组合演出一台剧。这次独立创作出一部完整的作品,又是以敦煌为题材,以业余舞蹈演员为主体,一切都显得不同寻常。
香港代表团部分演员合影(摄影:闫珉)
舞蹈诗《缘起敦煌》讲述了敦煌面临戈壁沙漠,出资修建佛洞的供养人面对凶险的旅程而祈福的故事。据总编导陈磊介绍,这部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香港文化博物馆的《敦煌·说不完的故事》大型展览,在创作过程中吸取了其中的敦煌乐舞内容。
舞蹈诗分为《显真》《趋善》《弘美》3幕。舞者以莲花、长明灯、幡旗、乐器等为道具,以诸佛菩萨、僧人、天鸟羽人、贵人命妇、西域舞伎、亡灵为角色。飞天、反弹琵琶等敦煌石窟的经典画面,被主创人员巧妙地搬到了舞台上。整部剧从舞美、灯光、服装设计都营造出敦煌独有的神秘气息,展现了香港人视角里的敦煌、佛教和中华文化。
“敦煌文化”是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题材,香港是一个走在时尚前沿的国际化都市,对于这样强烈的文化反差,陈磊有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知道香港是绝对商业化的城市,站在都市文化的视角上去看敦煌、理解敦煌、阐释敦煌,这恰恰是我们的不同之处。所以《缘起敦煌》不说故事,没有矛盾冲突,主要是传递一种情感,营造一种氛围,表达在香港都市文化下,对敦煌的一种印象,一个梦境。”
作为《缘起敦煌》的出品方,香港舞蹈总会董事罗廖耀芝告诉记者,此次的演出团队中除了3位专业舞者,其余的54位演员皆为香港各舞蹈团的业余舞者。他们有的是律师,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学生,年龄从十几岁到四十余岁不等。凭借对中国舞、传统文化的热爱,用业余时间辛勤排练,最终完成这部作品。
“香港观众喜欢看民族舞蹈,香港的舞者亦有很大的比例从事民族舞的编、创和演。各民族丰富多彩的舞蹈,让我们能更深入地认识祖国各民族的生活、民风,通过民族舞蹈能更靠近、更融入国家的怀抱。”罗廖耀芝说。
对香港舞总的表现,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评价道:“这部舞蹈诗完全无法用‘业余’这两个字去衡量。没有想到这样一台作品出自香港,没有想到这台作品出自舞总。这部作品让我见识到了舞总人对于舞蹈近乎执拗的热爱状态。也正是由于他们全身心地爱着这门艺术,才会让眼前这部作品有了如此不一般的艺术效果。”
江东认为,敦煌舞作为一个久远的行为,静态的舞姿虽然固化在壁画中,可动态的连接及其特点却是后世舞蹈家们实践而来的,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一定之规。这种开放性建舞原则,原本就是提倡和鼓励各种类型的实验方法的,香港舞总的创新和探索值得肯定。
在香港舞蹈界看来,《缘起敦煌》也被视为香港舞蹈文化的一次提升机会。“香港是一个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舞蹈在发展中应坚持中国民族的舞蹈文化,同时也要看到香港这个中西文化汇聚之地的自身特点,香港舞蹈总会成立的初衷和宗旨,是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多元化发展,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希望借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这个平台,在内地多学习、多了解,把我们的表演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香港舞蹈总会艺术总监冼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