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和暹罗”摄影展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文莱画廊(Burnei Gallery)开幕。前联合国副秘书长、SOAS校长瓦勒里·阿莫斯女男爵、英国殿堂级电影制片人大卫·普特南爵士分别致辞,中国驻英国大使夫人胡平华及英文化、艺术和学术界人士近200人出席开幕式。
约翰·汤姆逊(1837—1921)为苏格兰著名摄影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1881年成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御用摄影师。汤姆逊从1862年开始连续10年在中国、泰国、印度、柬埔寨、越南等亚洲国家拍摄当地风土人情,被西方摄影界认为是“纪实摄影”的鼻祖之一。汤姆逊足迹遍及中国南北各地,作品内容兼有风景古迹和社会民俗,拍摄人物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留下了晚清时期“百科全书”式的影像资料。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协调联络下,2009年,“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摄影展首次在北京展出,后又在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7个城市巡展,反响热烈。过去9年间,汤姆逊作品在亚洲20多个城市展出,吸引观众近百万。
本次展览展出了汤姆逊拍摄的125幅珍贵的中国晚清与暹罗历史图片,生动再现了当时北京、福建、广东与曼谷的风景、人物、建筑、家居生活和街景,极具历史价值。除图片外,展览还配合展出了晚清时期妇女服饰及部分暹罗皇家的收藏品。
策展人姚咏蓓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往往是负面的,但是约翰·汤姆逊的摄影作品却有力地捕捉到了当时的中国那种不为人知的美和活力。在这之中大量女性照片,为研究清末女性的社会地位、服饰等提供了材料。该批照片无论是在图像质量、内容的深刻性、题材的广泛性,还是在作品的艺术性方面,在当时都可谓首屈一指。更为难得的是,相对于晚清其他造访中国的摄影师,汤姆逊的镜头不带民族偏见,更加客观、真实,这不但为今天的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近代中国图像认知,更为中国近代史、社会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展览外,主办方还将围绕汤姆逊作品及19世纪末中国及亚洲历史文化举办三场学术讲座。展览将于6月23日结束。
(摄影: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