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 日,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建华作品展“交互”开幕式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道斯艺术博物馆举行。展览由两件大型当代装置艺术作品《日常·易碎》和《方》组成。
展览开幕式上中国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建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一燕、维多利亚大学艺术顾问罗辉和道斯博物馆策展人艾玛四位嘉宾还举行专题访谈会。刘建华和艾玛分别向来宾们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以及策展过程的有趣经历,王一燕以其独特的视角向来宾们介绍自己对展览的观感和理解,罗辉则为访谈会提供了专业翻译以及双重文化背景下的丰富解读。
展览开幕式访谈会现场
2013年,艾玛访华时在上海大学结识刘建华,当她在刘建华的工作室看到了《日常·易碎》这件作品时,为刘建华的艺术作品和创作理念所感染,觉得该作品非常符合她将中国当代艺术介绍给新西兰民众的策展理念,于是决定将该作品引入新西兰展出。艾玛表示,艺术的表达,能够跨越语言交流的鸿沟,这些作品有助于新西兰人了解当今中国艺术的多元发展和人文精神。
刘建华介绍了他对于陶瓷这种媒材的选择源于他年轻时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习经历。中国传统工艺的陶瓷技术为他的当代艺术表达提供了简洁、贴切的语汇,在《日常·易碎》这个作品中,陶瓷的单纯色彩成功地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物品升华为艺术符号,并且为“易碎”这个概念提供了直观的诠释,同时他也由自身的经历感悟到人生的脆弱和不易,他想藉由这件作品来表达人生中那些无法永存又难以割舍的部分。在他另一件完成于2014年的作品《方》中,钢板的坚与陶瓷液体的柔、方与圆的有机结合,更是体现了展览 “交互”这一概念。他想借这两种不同的材质和不同的形状来诠释古老中国的文化符号与并表达其对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思考。
作品《日常.易碎》之一
作品《日常.易碎》之二
作品《方》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文化处主任沈鸣应邀出席了展览开幕式。他表示,中国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与世界平等交流,这种跨文化和跨国界的展览使新西兰民众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对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和艺术表达,同时也以接地气的方式向新西兰民众很好地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