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由陕西省文物局和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德文物保护科技合作成果回眸讲座暨《中德文物保护科技合作项目图片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近70余名德国观众参加。
开幕式上,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表示,二十五年来中德文物保护的交流和合作可谓硕果累累,这也是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和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最好佐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室主任赵西晨表示,考古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对相互间的文化理解做出了显著贡献,同时科学可以将不同的文化与民族联系在一起,为增强共同记忆和文化交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中德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堪称中德两国文化科技交流合作的典范。
讲座现场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保护修复部副主任夏寅教授多年来从事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工作,他和他的团队多次主持国家级课题。他在讲座中从合作背景、历程、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回顾了二十五年来中德文物保护工作,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秦俑彩绘保护技术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和主要成果。自1991年陕西省文物局与巴伐利亚文物保护局签订《关于秦俑文物保护合作研究意向书》以来,双方定期互派专家,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准文物保护实验室、修复室。图文并茂的讲座使得在场的观众从专业角度认识了秦俑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此次开幕式上还展出了47幅图片,集中反映了双方在文物保护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一张张照片揭开了尘封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考古工作者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
展厅一角
现任职于柏林民俗博物馆的伊娃·丽兹也应邀出席了当晚的活动。1999年至2003年她作为专家参与德国美因茨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交流项目曾在陕西参与汉阳陵发掘等考古工作。今天能在柏林与当年的“战友”重逢,她的兴奋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她说,在中国的四年工作经历是她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段记忆,她的心有一部分留在了陕西。
秦始皇兵马俑,不但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还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二十五年来,这承载着两千年彩色的陶俑,也谱写了一曲中德考古工作者的友谊之歌。
嘉宾与代表团合影留念 (摄影: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