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5日,作为俄罗斯“中国文化节”以及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框架内重要活动,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俄罗斯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俄罗斯国家演出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俄文化和舞台艺术对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普希金国立模范剧院举行。来自中俄两国的艺术团体代表、演艺公司代表、行业协会和艺术节代表等会聚一堂,就包括舞蹈、音乐、戏曲、戏剧、杂技在内的舞台艺术进行交流探讨,分享信息经验,寻求合作渠道,并就一些具体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李金生和负责国际文化合作的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米哈伊·叶菲莫维奇·什维特科伊主持了对话活动。米哈伊·叶菲莫维奇·什维特科伊表示,俄中文化交流与合作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有着光明前景。俄罗斯重视中国的演出市场,也欢迎中国的文化产品进入俄罗斯,希望未来能推出更多融合俄罗斯和中国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及旗下的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是历届中俄文化和舞台艺术对话的组织方,多年来在中俄演艺领域的交流活动中扮演着执行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李金生表示,中俄双方在相互推介彼此优秀的演艺作品和艺术家、拓展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领域等方面合作空间巨大。他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所属中演院线已拥有14家直营剧院;由集团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目前已拥有33个国家和地区的95家成员单位;由集团制作的《武林时空》《太极星云》等作品也已在国际舞台产生较大影响、取得良好效益,这些都将为双方合作提供重要平台和资源优势。
芭蕾、杂技和戏剧是中俄舞台艺术交流的重要领域。对话活动上,中俄相关团体代表详细介绍了各自的资源,并就中俄艺术差异、合作项目开展等话题展开交流。
几十年来,中俄两国之间芭蕾艺术的交流互动频繁,中央芭蕾舞团在俄罗斯学派的基础上,广泛吸纳世界不同流派和风格,立足原创,探索芭蕾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王全兴说:“凭借同根同源的学派根脉,中国在芭蕾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和艺术管理体系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向俄罗斯同行学习借鉴的地方。近年来,俄罗斯名团、名剧、明星来华访演已形成常态,并保持着高水平呈现。我们也期待以中央芭蕾舞团为代表的中国芭蕾团体在今后更多地访问俄罗斯,通过芭蕾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圣彼得堡国立模范芭蕾舞剧院艺术指导鲍里斯·艾夫曼10多年前就和中国开展合作,见证了中国现代芭蕾的发展和进步。他希望通过加强师资交流和学生交换,创作出融合双方艺术精华的作品,将合作推向更高层次。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王媛媛也介绍了舞团在世界各地的巡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提出与编导、音乐家、作曲等多方合作创作,邀请俄罗斯优秀演员加入巡演,共享教育培训资源。
北京京剧院舞美中心主任高云霄从音乐流派、表现方式、内容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京剧与欧洲歌剧的异同。他认为,在东西方文化元素交融频繁之际,京剧和歌剧可以互相吸收借鉴,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莫斯科赫利康歌剧院院长、导演特米特里·伯特曼表示,艺术是共通的,中俄观众可以很容易理解彼此。他希望双方在开展演出互访的同时,加强教育合作、留学互派,如邀请中国京剧教师去他的歌剧教研室教学等。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秘书长肖世革阐述了中国杂技艺术及中俄杂技交流的历史与现状。据介绍,越来越多的俄罗斯马戏被引入中国,在全国巡回演出或在旅游园区驻场演出;中国诸多杂技团体应邀赴俄罗斯各地开展商业演出并取得不错票房,在国际赛事上也屡获金奖。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谢荣泉分享了举办国际马戏论坛、国际杂技商业演出洽谈会、国际马戏嘉年华等活动的组织经验,他认为吴桥杂技节与俄罗斯几个马戏节在节目、评委等方面具有很大合作空间。武汉市文化局艺术处副处长唐昱回顾了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俄罗斯马戏在请进来和走出去方面的成果,她特别提出,俄罗斯国家马戏公司和圣彼得堡国家马戏团举办的首个以编导为主题的杂技节等,给武汉杂技节的创新发展带来有益启示。“中国马戏杂技经常来俄罗斯巡演并受到欢迎;中俄选手也经常在全世界的舞台上拼夺冠军;我们与中国旅游团有深入合作,中国游客是我们的主要观众……”莫斯科国立大马戏团团长埃德加·扎帕什内表示,随着中俄马戏和杂技交流不断的深入,期盼双方携手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
“2017年俄罗斯来华演出项目中,芭蕾场次最多,占总数的56.8%,其次是音乐会,占总数的31%,其余是马戏及其他类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通过一组数据,展示了中俄演艺合作的发展现状与机遇。与此同时,她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演艺项目的双向输出、开展艺术教育的合作、拓展互联网增值空间等建议。
2016年,由俄罗斯知名音乐人伊戈尔·伊戈里维奇·马特维延科撰写、多位俄罗斯年轻音乐人参与录制的《生存》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巨大反响,蕴含真挚情感的歌曲也受到中国网友追捧。对话期间,伊戈尔·伊戈里维奇·马特维延科特别强调推动青年一代交流的重要性。他表示,过去很多俄罗斯歌曲受到中国民众的喜爱,希望这种音乐间的交流能够持续传承。
此外,多位中俄文化界人士强调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创新舞台艺术传播形式的价值。由安徽演艺集团等机构开展的“有戏安徽”直播平台建设,通过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科技技术“两术融合”,构建“剧场+电视+网络+手机+广播”五位一体传播新模式,促进戏曲传承和受众增长。安徽演艺集团总经理李梅梅对“有戏安徽”的新实践进行推介,并邀请俄罗斯艺术家和观众到安徽参与体验。俄罗斯国立模范瓦赫坦戈夫剧院院长基里尔·伊·克罗克赞赏“有戏安徽”的探索,同时介绍了其剧院所作的类似尝试,他表示,中国迅速发展的文化设施建设、观众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程度令他感到惊讶,也让他对未来的项目推广充满信心。俄罗斯光度公司主要从事互动装置、舞台设计和相关科技研发,公司的创办者和创意总监亚历山大·乌斯介绍了其在利用高科技进行舞台展示方面的探索和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