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在英国伦敦,小朋友与舞狮表演者互动。当日,伦敦约克公爵广场举行中国农历春节庆祝活动,人们在活动中观看舞狮表演并制作春节装饰品。新华社发
英伦三岛,猪年春节的庆祝活动热闹非凡。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英国自信地继续着自己国际化的进程。这个春节,与中华文化符号结缘的伦敦标志性地点越来越多,英国政界给中国人民拜年的新面孔层出不穷,英国民众主动和华人共庆春节的热情也更加高涨。春节在英国日益成为当地的节日,“春节热”“中国文化热”在英国方兴未艾。
“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这无疑是猪年春节期间在英国最受关注和讨论的一副春联。这是位于唐宁街10号的英国首相府入口两侧在春节前挂出的一副春联。近年来,英国首相府组织春节招待会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在代表英国国家政权的这样一个核心地点,在中国春节期间挂出春联,在英国历史上还是首次。特雷莎·梅尽管忙于脱欧事务,但是为了办好今年的春节招待会,她还是要求首相府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首相府官网今年还发出了新闻公告称,“唐宁街为中国新年庆祝活动进行了改造”。招待会期间,梅首相走进华人当中,与受邀的华人孩子们一起剪纸、学说中文,接受孩子们的新年祝福。梅首相还亲手剪了一个“春”字窗花,而且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签名。
春节期间,向中国人民发出新年祝福,成为越来越多的英国政客的新习惯。猪年春节,英国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还特意站在伦敦唐人街,录制了一段新年祝福视频。亨特的妻子来自中国,他在视频中的部分内容使用了中文。亨特在讲话中表示,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之一,他感谢中国人民历史上的纸张、指南针、印刷术等多项伟大发明,也称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具创造力、勤劳和有活力的民族。远在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党首阿琳·福斯特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参加当地春节庆祝活动的多张照片。记者还注意到,一些国会议员也以不同的方式向选区内的华裔选民们发出新春祝福,例如,一名保守党议员在农田里怀抱一只小猪合影,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庆贺新春。
在英国一些企业内部,庆祝春节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英国全国性大报《每日电讯报》工作的一名同行,春节期间在微信朋友圈发出的几张该报过春节的照片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每日电讯报》不仅在报社内电子屏幕上打上了小猪、灯笼等图案,用中英文打上了“恭喜发财”的祝福语,而且在报社派发红包。红包内尽管只是小小的巧克力金币,但是这家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英国主流媒体,大张旗鼓地过起中国年,不能不让人在惊喜之余感叹春节的影响力。
猪年春节,和华人一起庆祝的英国人越来越多,在很多活动上,英国人已经“喧宾夺主”,成为庆祝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春节前夕,在伦敦科学博物馆举行的一场“科学春晚”活动中,5000多名本地人来到这里参加了博物馆内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听故事、看展览、印春联、尝美食,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发现,华人面孔的观众数量仅占微不足道的比例,绝大多数观众都是英国或者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
举行春节活动的不仅有科学博物馆,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伦敦博物馆等也纷纷举办春节庆祝活动。伦敦博物馆码头区分馆连续第三年举办中国周末活动,去年活动共吸引超过5000人参加。海事博物馆连续第4年举办中国春节家庭日活动,此次家庭日活动除邀请上海戏剧学院学生艺术团演出外,还有本地华人社团带来的舞龙舞狮和功夫表演,此外还举办故事会、手工课等互动活动。
2月10日,伦敦华埠商会在特拉法加广场举办春节庆典。该活动被认为是亚洲以外地区规模最大的春节庆祝活动,今年是连续第19年举办,成为春节期间英国标志性活动,每年吸引游客约70万人次。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特组派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团参加庆典活动。驻英国使馆文化处还在特拉法加广场专设展位,直面英民众,综合采用发放旅游宣传资料、现场教授春节用语、现场签名征集、美丽中国知识有奖问答、美食品尝等活动内容,推介中国文化和旅游,充分体现“文旅融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