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彩仪式
当地时间4月24日,由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莫吉廖夫州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合作举办的中国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资助项目“中国风格——中国国家画院水墨人物艺术展”在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览呈现了郭全忠、王孟奇、赵奇、张立柱、梁占岩、杨晓阳、李孝萱、袁武、周京新、纪连彬、张江舟、刘庆和、于文江等艺术家的近40幅大型水墨人物作品。
开幕式现场
如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于文江所说,此次参展艺术家均是活跃在当代中国艺术界的优秀代表,他们感受生活、体悟当代,用画笔探寻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情感表达,这些作品能让大家了解当下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状态、思考与追求。
张宏伟主持开幕式
于文江致辞
拉托贝利斯卡娅致辞
巴尔科夫斯基致辞
作为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白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国家,与中国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四月末的白俄罗斯草木初绿,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的展览现场人头攒动,驱散了初春的寒意。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于文江、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张立柱、中国国家画院外事办主任张楠,白俄罗斯文化部外联局局长拉托贝利斯卡娅、白俄罗斯文化联盟副主席巴尔科夫斯基,以及白俄罗斯美术家协会、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的领导与师生等百余位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文化处一秘张宏伟主持。
建立中白艺术交流,从“理解”开始
“这是一个格外需要交流与理解的时代,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在,而这次展览正是用人类共通的艺术语言、视觉语言来融通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因为艺术可以跨越国界、民族、语言,是联结两国友谊之门的‘金钥匙’。”于文江在开幕式上说。
于文江与白俄罗斯嘉宾进行交流
白俄罗斯是2018年“中国风格——中国国家画院水墨艺术国际巡展”的第二站,这个地处东欧平原西部的国家有着广袤的土地和朴实的人民,同时居住着百余个民族,多民族国家的特性也令白俄罗斯人具有了更为多元和包容的视角。面对中国水墨人物作品,他们或许感到些许陌生,但依然充满了期待与好奇。拉托贝利斯卡娅说:“对我来说,这场展览如同一份独特又美丽的礼物。”在她看来,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孕育出了中国水墨艺术,其中有许多值得白俄罗斯艺术家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作为白俄罗斯文化部外联局局长,我的任务就是增进国际交流,而此次展览便是一次特别有价值的尝试。交流的前提是互相理解,展览为中白艺术家和观众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我期待,当中国的朋友来到白俄罗斯,也会喜欢上我们的文化。”
展览现场
“更多的了解,会加深朋友之间的友情。”巴尔科夫斯基用流利的中文对记者说。白俄罗斯文化联盟在成立的几年中已与中国进行过多项合作,巴尔科夫斯基认为,此次展览是中国驻白俄罗斯文化中心策划的一场很有意义的活动,活动让白俄罗斯艺术家和观众又一次获得了解中国丰富文化的机会。他说:“最近越来越多白俄罗斯人学习汉语,可是最重要的沟通语言实际上是艺术。这样的活动对于中白两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具有极大的帮助,而且每一次看到中国的艺术作品都给我带来新的惊喜。”
在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成立的第二年,“中国风格——中国国家画院水墨人物艺术展”的成功举办令张宏伟倍感欣慰。他认为,随着中国和白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其内容也在不断深化。“这次中国国家画院提供了如此高水平的中国绘画艺术展览到白俄罗斯进行展出尚属首次。相信本次展览能促进白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中白艺术家搭建起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进了中白两国人民间的友谊。”
以水墨人物展现“中国风格”
在于文江看来,水墨艺术蕴含并延续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精神,历经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水墨艺术以其文雅的审美品质、独立的价值体系,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态。传统水墨艺术以思想的表达、精神的承载为基本诉求,以“写意”为核心思维方式,以独特的中华文化信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近百年来,中国水墨艺术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广泛吸纳世界各国各民族艺术的精华,在保留清晰文脉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价值多元的当代水墨艺术新面貌。而中国国家画院作为中国艺术创作研究的权威机构,承担着引领和导向中国艺术事业进步,推动中外艺术交流的文化重任。通过作品发扬传统、不断创新,树立“中国精神”、建立“中国风格”。
参加此次展览的包含了中国国家画院优秀的老中青艺术家,展览力求通过这些作品展现中国水墨绘画的国家水平。张立柱认为,中国国家画院组织这样一场能够代表中国水墨水平的展览来到白俄罗斯,能够让白俄罗斯人民真正看到中国水墨的整体面貌和高度。“在我看来,展览精选了一部分能够代表中国目前水墨人物画发展态势的作品,这批作品确实可以代表中国目前的水墨画水准。中国国家画院‘对内代表国家,对外代表中国’,这些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作品与过去传统的以表达个人心态为主的作品完全不同。从这一层面来说,这些作品代表了真正的‘中国风格’和国家水准。” 借由此次展览之机,许多白俄罗斯观众得以近距离欣赏到中国水墨作品,张立柱还在现场为大家进行了书法示范。
张立柱在展览现场为当地观众进行书法示范
展览现场不乏白俄罗斯当地艺术家的身影。画家亚历山大·苏沙专程赶来参观了展览,“这些作品令我感动,能够看到画家的真诚,他们是一流的。作品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让我想要再次去中国感受一下当地的人文气息。”
中白艺术,在碰撞中互鉴
近年来,针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水平“渴望了解,但仍缺乏认知”的现状,中国国家画院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通过组织实施“中国风格”品牌项目,相继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保加利亚、泰国、毛里求斯、马耳他等国家举办美术展览、学术论坛、专题讲座、写生创作等交流活动,为促进中外艺术交流,加深中外文化的相互了解与认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欧洲有属于自己的悠久文化艺术传统,而当中国水墨作品来到白俄罗斯,势必会引起文化的碰撞。通过此次展览,可以直观感受到中国水墨艺术的种子已经播撒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之上。越来越多的白俄罗斯观众试图克服文化差异、寻找解读中国水墨艺术的“密码”。
欧亚伙伴协会主席德米特里·卡尔马欣之前并未见过如此水准的中国水墨作品,他以自己敏锐的视角发现,“在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到其与书法之间的联系”。而在亚历山大·苏沙看来,艺术的力量是足以冲破国界的。“文化和艺术让我们互相理解,让国家和人民之间了解彼此的观点和生活现状。如果我们进行更多的艺术与文化交流,更多一些对彼此的了解,也许世界就不会再有战争。”摄影艺术家帕弗鲁特·亚历山大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出自己对当代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我认为艺术是相通的,中国的水墨艺术作品虽然与西方绘画不同,但同样可以被白俄罗斯人所理解与欣赏。希望以后这样的展览越来越多。”
为了让更多的白俄罗斯民众和艺术家能够看到本次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在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进行展示的同时,应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美术馆的邀请,展览还将在莫吉廖夫举办。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13日。
部分作品欣赏
张立柱 望 136x68cm
杨晓阳 课徒稿之具象3 42×42cm
袁武 老人与牛 144x184cm
于文江 印度印象 136×68cm
纪连彬 梦海 136x68cm
李孝萱 黄尘 139x68cm
周京新 角色之一 178x9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