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6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特别项目——“中外畅销书国际写作翻译营”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26日,中国文化译研网、中央编译出版社共同主办了“阅读中国”中外传记文学作家沙龙。来自中美两国的3位知名传记作家与多位专家学者、出版界人士一道,畅谈和交流历史人物传记写作的经验体会。
详实考证才能发现有趣细节
美国学者、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罗斯·特里尔师从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其名著《毛泽东传》畅销200万册,获得业内高度赞誉。他说,传记文学的一大魅力是激发人们对历史人物深入研究的兴趣,透过作者的描写,人们可以从历史人物早年的生活中探寻他日后性格与决策的蛛丝马迹,这就要求作者必须详实地考证所描述对象的经历,切忌杜撰与臆测。
特里尔以他撰写的毛泽东相关著作为例,强调真实的重要性。为了呈现真实、饱满的毛泽东形象,他实地考察了毛泽东早年生活与工作的地方,更数次与其亲属和后人会谈,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与故事中严苛地求证细节。这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历史,另一方面也能挖掘出许多有趣的细节。特里尔发现,毛泽东年轻时也有过困惑,脑中总是有着对择业、生活的种种幻想与思考,这和当今中国许多青年人有共同之处。“我觉得他们应该想一想年轻时候的毛泽东的迷茫,你的未来不一定不能成功。”此外,特里尔还特别强调人物传记创作中客观的重要性。他认为,许多中国的传记作品都喜欢对人物进行一种非褒即贬的简单化评判。然而,人们必须切记,历史人物都是复杂的集合体,他们的性格、思想都在不断变化。作者刻画一个历史人物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忙着盖棺论定,而应通过在撰写过程中的观察与考证,间接地进行描述,进而把判断留给读者。
“恰如其分”与“一分为二”
来自解放军出版社的丁晓平强调传记文学的特殊性。他认为,当今是一个容易忘却历史又特别需要历史的时代,中国面临着最大规模的思想解放,各种声音都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不能因此混淆了真实与虚构、纪实与戏说的区别。主流文学界切不可为了迎合市场而编造、夸张,更应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道德底线。“在这个复杂的年代,‘知识’两个字有了新的概念,‘知’是调查研究,‘识’是辩证分析,这样才能成为知识!”
作为军旅作家,丁晓平出版了一系列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人物题材的著作,他认为,对历史和现实的判断,都要做到“恰如其分”与“一分为二”的有机结合。尤其对待历史伟人,除了进行严密的考证、获取详实的史料,还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立场。“对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我们需要大格局、大情怀、大境界,才能把握他和他在局部历史事件中的所作所为。”丁晓平说,只有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历史写作才能更好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服务于“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的大战略。
真实而通俗地刻画人物形象
中国青年作家、图书策划人唐文立关注如何在传记创作中刻画真实的人物。他就撰写古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的传记经历说道,许多作家之所以不愿意写人物传记,尤其是关于自己崇拜偶像的人物传记,很大程度是因为创作过程中会遇到涉及写作对象阴暗面的材料。但他认为,传记文学不是唱赞歌,创作过程就是要打碎之前固化的形象,带领读者重新认识一个立体、全面的人物。他说,当前人们对于许多历史人物众说纷纭,往往是出自对真相的误解,而作者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积累、寻找到的真相披露给大众,所以必须带着讲真话、讲良心、讲职业道德的意识从事人物传记创作。
基于自身写作出版的经验,唐文立非常重视传记类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他说,中国历史上诞生了很多杰出人物,然而国人对他们知之甚少。“就比如王阳明,许多中国人甚至都不知道他是谁,日本对阳明先生的理解远超中国,这是很不应该的。”同时,站在传播与推广的角度,他认为,在介绍古代人物和传统文化知识时,应该有一个通俗化的过程。通过作者的翻译转换,佶屈聱牙、枯燥乏味的原始材料才能有效地被大众和海外市场所接受。“这类作品就是摆渡者,把古代的知识摆渡到今天,把中国的东西摆渡到西方。”他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