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文化部、陕西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陕西西安举办,剧目展演、展览、论坛、惠民巡演等活动不仅敞开怀抱把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人才及文艺爱好者纳入到艺术节的互动氛围中,更将激发文化自信落实在具体的活动措施中。比如,通过家门口的文化展台,在相互交流之中,推出深接传统、切合当代艺术审美品位的优秀本土作品,客观审视评定自身文化成就;通过组织专家、评论团队,对每一场演出、展览进行点评,在让普通群众轻松享受艺术的同时,获得更多心得体验;通过设置“我的丝艺节”影像大赛等多样分享活动,让普通群众参与进来,不断增强文化成就感。
自信是一个被人们时常谈到的概念,根据日常经验,自信心的获取不外乎实践中的直接认可及他人特别是德高望重者口中的间接肯定。群众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创新样式、搭建平台,提供优秀传统文化与绚丽的当代文化对接的渠道,在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中,发现或再认识本地区文化的历史积淀、最新成果、传播及影响力,激发一个个鲜活个体的文化绽放。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其有关“自我效能感”的论述中指出,自我效能感关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么技能,而是个体用其拥有的技能能够做些什么。从这一点上来讲,对于拥有漫长文明史、丰厚文化资源的某一地区,或拥有书画、文艺才干的普罗大众,文化自信的树立绝不局限于自身拥有什么,更在于能够凭借这些创造什么,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文化工作者积极搭建平台,让文化自信拥有坚实的落脚点。
当然,树立“文化自信”不是夜郎自大,也不要敝帚自珍,需要的是文化相互激荡、碰撞下的客观审视,是扩大交流间的虚心学习和请教,是文化竞相发展中保持敏锐的创新思维意识。在全面比较之中,正视自己,特别是差距和不足之处,其本身就是自信力的彰显。文化自信不仅是积极的心理暗示,更是开拓前行的号角,需要在前行的点滴之处,迈出文化发展的铿锵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