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感知,用心交流,助力文化交流与传播……9月24日,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和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结业。15天时间里,来自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土耳其、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20个国家的32位优秀青年汉学家,通过参加讲座、实地参观、座谈研讨等,不仅学识上有了更多积累,对中国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知。
“20年前,高中时期的一门世界历史课让我与中国结缘,自此我开始学习中文,学习唐诗宋词……获益匪浅。”在9月7日的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开班仪式上,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亚洲及中东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葛融说,出于对文学和音乐的喜爱,自己将研究方向主要放在陕北音乐上,本次研修中,通过陕北民歌了解当地风情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2016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是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一项重要专题活动,汉学家的西安研修之旅从欣赏近年来我国高水平的丝绸之路题材文艺演出及展览开始。而研修期间,专家肖云儒、周伟洲、张建成、李忠民、于庚哲分别主讲了“中国西部文化的结构和特征”“西北少数民族多元化的历史与现状”“丝绸之路重建与中国国际责任的构建”“陕西省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及作用”“唐代文化与开元盛世”。
深入浅出、富有启迪的讲座内容,与专家热烈的互动讨论,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带一路”倡议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研修活动结业典礼上,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游旭群提出的关于建立“‘一带一路’人文社会科学联盟”的倡议得到汉学家积极响应。该联盟致力于借助“一带一路”研究这一纽带,通过合作协同研究、人员互动等方式,为各国和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深得汉学家认同。
对口交流是此次研修活动最受汉学家们欢迎的项目。为期3天的专家讲座结束后,32名青年汉学家分赴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部边疆研究院及宗教研究中心等单位,与对口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一起,开展为期两周的课题研究。
参与此次研修的汉学家从事的课题研究,涉及中国文学、历史、语言、政治、当代社会、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研修计划安排全面、活动充实,让大家深入了解了领域内的前沿研究成果。同时,多样的实践考察活动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发展的真实面貌,感受‘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陕西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印度汉学家宝伟娜·邢说,她还认识了不少研修方向相近的中外学者,回国后将与大家保持联系,利用研修计划搭建的平台,争取开展更多领域的交流合作。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院长张建成表示:“加强与汉学家的交流,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理解、认知中国,是中国自身发展面临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满怀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热爱,青年汉学家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参加研修的每位汉学家都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者,因为大家已经了解中国,并且爱上了中国。”俄罗斯库尔斯克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伊丽娜说。对此,土耳其安卡拉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古尔罕深表认同,她说:“我会把中国的语言文化带回祖国,教授给我的学生,未来我会在土耳其传授中国语言文化和知识。”
文化部和中国社科院2014年开始举办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已成功举办三届,取得良好效果和反响。作为专门针对海外青年汉学人才的学术交流项目,它旨在鼓励和支持海外青年汉学家、中国学研究人员和智库学者加强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了解。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在北京、上海和西安三地相继举办。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参赞王永健表示,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为世界各国热爱中国文化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更为直观感受中国文化的机会。希望青年汉学家们积极发挥自身在中国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及无法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关注中国发展,传播中国文化,多多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