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第十五届全国声乐展演师生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唱响。在这场由具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交响乐团担任演奏的音乐会上,阎维文、黄华丽、吴碧霞、尤鸿斐4位艺术家与第十五届全国声乐展演第二阶段展演中的8位优秀歌手共同演绎了多首国内外经典声乐作品。
作为第三十六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主体活动之一,第十五届全国声乐展演于8月7日至17日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展演内容。由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文艺院团、独立建制的音乐院校选送的164名参演人员,分为美声、民族、流行音乐3个组,分别在钢琴、录音伴奏下,以每人两首曲目的演唱,参加了第一阶段的展演。经专家现场评审,3个组共遴选出30人,在现场乐队的伴奏下,每人另外演唱两首曲目,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展演。
两个阶段、3个组别、21场密集的音乐会,通过此次展演,全国优秀青年声乐人才完成了一次集中展示与交流,而作为本届展演评委的业界知名歌唱家、艺术家及相关领域专家也在观摩展演、跟踪指导的过程中,对中国声乐的现状与发展有了更多思考。
第十五届全国声乐展演师生音乐会现场
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上,武汉爱乐乐团演出《盛世强音·致敬英雄》。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西藏爱乐乐团演出交响乐《古格》
第十五届全国声乐展演民族组第二阶段展演参演人员与指挥刘凤德合影留念
美声:必须唱好中国作品
起源于欧洲的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后,经过数代声乐艺术家与教育家的努力,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使西洋美声艺术融于我国声乐艺术的骨血中,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美声歌唱艺术。
“美声唱法是舶来品,作为中国音乐家,一方面要加强对古典作品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要能够演绎中国作品。”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田彦的观点,也是美声组评委的共识。“作为中国艺术家,面对着众多中国观众,唱好中国作品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年轻的声乐人才要广泛吸纳学习,西方经典、民族歌剧、艺术歌曲、民歌戏曲等都应该是学习的范围。我也希望在之后的展演中,能够给大家提供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机会。”田彦说。
既要保证歌唱方法的正宗,又要将中国汉字的字音、中国民间曲调的特点表达清楚,这是以美声唱法演绎中国作品的难点。曾经分别在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和民族歌剧《白毛女》中成功饰演女主角的中央歌剧院一级演员尤泓斐,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经验和体悟。“首位中国‘阿芒’(歌剧《茶花女》男主角)、歌唱家李光羲老师曾对我说,当他站上舞台上,就想把唱的每一个字都送进观众的耳朵。在演唱中,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由于中文读音的特殊性,用美声唱法把歌词唱清楚确实很难,但通过用正确的方法不断练习,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尤泓斐说。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谈道,唱好中国作品除了恰当的声乐技巧,还要读懂作品、把握内涵、把准内容。“首先,要充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内容意境与情感内涵。比如《虞美人·听雨》,这是宋代词人蒋捷晚年创作的一首词,作品中的情感表达非常复杂,有人生的感悟、压抑的情感,有孤独寂寞、悲欢离合,只有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才能找到恰当的艺术表达方式,把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其次,要把握音乐内涵。比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席慕蓉回到草原上回忆父母讲过的草原故事创作出来的,歌曲里充满了游子的感悟。要把握歌曲的内涵,让质朴的情感从内心往外流。再次,要准确把握音乐内容,处理好音乐、舞台及动作的关系,让舞台表现与音乐表现浑然一体。”
民族:追求技术性表达应适度
民族唱法是我们传承千年的抒发情感和表达文化的方式,它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和地域环境对声音和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民族唱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表现形态和声音形态之美,折射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独特魅力。但近年来,在声乐比赛、展演中,为提高演唱的技术性表达,对于民歌作品的过度改编,也成为不少评委的忧虑。
“20年前,我参加‘青歌赛’(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时,大家更多注重的是作品的旋律性表达。看了这次展演,我觉得现在大家更注重的是技术性表达,为了体现作品的难度,加入了花腔等很多元素。从一方面来说,这样的改编让原本民歌的色彩更加丰富,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对于民歌的普及和传唱是有所损害的。民歌一代代流传,就是因为其旋律相对简单、朗朗上口。过多的技术化,确实会将很多喜欢民歌的普通人拒之门外。”天津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宏伟说。
展演中,不少参演的青年声乐人才选择了民族歌剧中的咏叹调作为展示作品。区别于普通的声乐作品,歌剧中的咏叹调不仅需要演唱者具备纯熟的技巧,更要在演唱中塑造人物。“如果歌者能够沉浸在剧情和人物中,即使演唱有瑕疵,我们也会觉得比技巧很强但没有人物的演唱要好。”湖北省荆楚戏剧艺术研究院院长刘丹丽说。
作为楚剧、歌剧两个类别梅花奖、文华大奖的获得者,刘丹丽坦言,她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表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戏曲的基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戏曲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戏曲的手眼身法步及表现层次、表达手法,都非常值得声乐演员借鉴和吸收。希望我们的青年声乐人才能够学一些戏曲,哪怕只是一个唱段,都会受益匪浅。”
流行音乐:要张扬个性融入时代
“什么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多元的、最受大众欢迎的音乐样式。流行歌曲要随着时代变化,必须有时代感。同时,流行音乐演唱需要个性化的表达,气息、咬字、表情等需要在具有共性的演唱训练基础上,再融入个性化的处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安栋这样阐释流行歌曲与流行音乐演唱。
正如安栋所说,区别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流行音乐唱法更强调个性化的表达。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演员郭蓉看来,参与本届展演的歌手大多选择比较安全、中规中矩的作品,个性化的风格、音乐思想性的独特表达并不够。“比如,在演唱一些经典作品时,模仿多于创新。一首作品可以是多样风格的音乐表达,流行音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极具音乐的个性创造力、个人风格。什么是中国的流行音乐?它既不是欧美、日韩流行音乐的跟风复刻,也不是简单的中国戏曲、民歌曲调的贴片模仿。中国的流行音乐需要从我们自己的文化和民族音乐里找到根和魂,同时对时代保持着敏感,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样才可能做出既能代表当代主流,更能触动灵魂、有本土属性的中国流行音乐。”郭蓉说。
作曲家捞仔谈道,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40年中,涌现出一批具有驾驭“大作品”能力的歌唱家。青年歌者要达到这个水准,首先要扩大自己的艺术疆域,吸纳更加丰富、多元的音乐类型。“乐感是一种内驱力,不是练出来的,是泡出来的。方法是通过演唱总结出来的,不是先有方法再有唱歌,是来自各方文化滋养的沉淀和融会贯通。”捞仔说。
除了鲜明的个性与辨识度,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方石认为,作为流行音乐的演唱者还要以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展示新时代的风采。“歌手要更主动地融入时代、融入社会,这样才能登上更大的舞台,在国家重大活动的舞台上站得稳、立得住。流行音乐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音乐,青年歌者应该充满自信,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流行音乐领域发展自己,为社会、为时代贡献力量。”方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