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和反映文化传统的生产生活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和身份认同,是文化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非遗保护工作要站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高度,切实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川是全国扶贫攻坚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全省共计88个脱贫攻坚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66个、省定贫困县22个),贫困村基数9113个村,贫困户1,178,064户,贫困人口4,194,887人。同时,四川也是全国非遗项目大省,因非遗项目种类齐全、表现形式多样、传承方式独特等原因而享誉国内外。目前,全省有非遗资源1万余项。其中,有7项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3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7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有省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13个、生产性保护基地16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611项、省级以上非遗名录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61名;有市(州)县级保护项目6508项、市(州)县级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约5804名,除此之外,还有各地各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约5500个。
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作出具体部署,明确提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同时,文件还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十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
四川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统一安排,统筹力量,实施文化和旅游扶贫,奋力开启文旅扶贫新篇章。非遗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独特的群众基础、发展优势和受益程度,已成为文旅扶贫中的一大亮点。
一、摸清资源情况,以项目
为抓手推动“非遗+扶贫”
“非遗+扶贫”的实质是依托区域内现有各类非遗,通过支持发展部分面广量大、从业人员较多、适合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并向贫困户普及,贫困户通过掌握这些技术实现脱贫。一个农户家庭只要有一名成员掌握了非遗方面的某项技能,就能够实现居家就业和就地就业。
要推进非遗扶贫,基础和载体在非遗。四川省加强省内非遗资源的系统梳理,88个脱贫攻坚贫困县共有省级及以上非遗名录项目413项,其中国家级71项、省级342项,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0 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38人。四川省通过对各级各类非遗项目进行系统研判,依托编织、金属锻造、漆器等350余个非遗及传统工艺项目,设立了139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动两万余名群众就业,帮助近八千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依托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以非遗工坊为重点,2018年以来四川省在省内4所院校组织8期藏族唐卡、民族刺绣、年画等研培班,培训代表性传承人200余人;成立各类非遗传习所136所,聚焦传统工艺振兴,聚集支持政策、保护经费、研修研习培训等方面资源,推动优秀非遗资源与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相衔接,与文旅产业园区相融合,向适应市场的方向转化,引入先进设计、加强技艺培训、提升工艺质量、加大销售力度,辐射带动区域传统工艺整体提升,推动四川非遗工艺品牌数量不断增加。
甘孜州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围绕非遗名录项目“阿西土陶”开展的培训交流、产品研发、创意策划等活动,在当地形成了“产、学、研”机制,有力提升了土陶产业发展综合水平,促进当地脱贫攻坚,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在脱贫攻坚中的推动作用,为农民增收做出了应有贡献。
二、注重创新发展,
以点带面促进非遗项目
提质增效
作为全国唯一省内具有两个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传统工艺工作站(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四川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在传统工艺产品如何适应现代生活等方面与工作站展开合作,推进“研究+培训+设计+N”模式,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帮助从业者开阔眼界,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在现实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推动文化资源转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抓住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的契机,在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唯品会、凉山州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探索“非遗+扶贫”新模式,工作站汇聚电商平台、品牌企业、院校资源,深入一线,以试点村为样板,以点带面开展“非遗+扶贫”工作,成效正逐步显现。截至目前,已在凉山州西昌市和布拖县分别打造了“传统工艺一条街”和“非遗工坊一条街”,并聚集了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凉山诺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凉山古夷彝绣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布拖县彝族手工银饰非遗扶贫工坊等9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全州各级已成立了彝绣协会18个、彝绣生产企业20家、小作坊105家,帮助20万左右困难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让众多贫困绣娘“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着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带动其他关联产业增加值2.78亿元。今年,凉山州将初步建成相关产业和10个彝绣(凉山产区)产业基地,年总产值预计达1.39亿元。
中央美术学院驻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以道明竹编传承创新为重点,聚合多方资源,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助力乡村文化、产业、人才振兴。竹艺村已成为田园生活、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非遗传承“四位一体”的特色村落,成为全国知名“网红村”。
三、注重龙头引领,发挥
“非遗+扶贫”带头人作用
推动“非遗+扶贫”工作以来,四川省始终支持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带动作用和参与积极性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育扶持非遗类创业致富带头人,引领区域内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南充高坪竹编制作技艺传承人万学成立了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和高坪区斑竹乡小康竹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雅安瓦屋山、阆中王家嘴、洪山镇、仪陇笆焦乡、营山青山乡、高坪斑竹乡等多个乡镇及周边县区组织开展了30多期残疾人、留守妇女、老人等特殊群众及农村人员竹编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了1000多名学员熟练上岗。同时,万学还将他们的竹编产品回收销售,大大地提高了合作社社员的积极性和家庭收入,社员的工资也由每月400~500元上升到每月2000~3000元。通过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以公司为载体,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让农户们实现了在家门口“打着毛线、看着电视就把钱挣了”。
四、搭建宣传平台,
不断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2019年10月,四川省以“传承多彩文化 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举办了1个主会场、28个分会场和683个社区实践及配套活动,86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共襄盛会,在主会场专题设立了脱贫攻坚专题展,展示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全省取得的工作成效,300余家境内外媒体进行了追踪报道,得到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除此以外,四川省在全国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积极组织开展了“2020非遗购物节”主题活动,结合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各类商场,探索“互联网+非遗”新模式,加大非遗工坊产品的线上线下展示和销售力度。活动中,四川省制作了《四川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上线指南》,派出专人赴各地指导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设网店,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全省百余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集体入驻各电商平台,其中在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国定贫困县(含已摘帽)设立的86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全部上线,集中展现非遗助力脱贫攻坚成效。购物节期间,每天开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专题宣传推广,并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助力工坊产品销售,其中,淘宝开设“手艺人四川非遗购物节好店专场”,拼多多上线“四川非遗馆”,携程设置“四川非遗旅游十大线路上线携程旅行专区”。此次活动,全省总计上线非遗店铺536家,共计356名传承人、284个非遗项目参与,上线非遗产品5018余种;同时,组织省内老字号125家企业参与线上线下活动。线上销售量为33.4万件,销售金额为831.5万元。线下销售量为32.89万件、销售金额为1557.35万元。
五、推动文旅融合,
探索“非遗+旅游+扶贫
新模式
旅游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开展文旅融合,推进“旅游+扶贫”,将产生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通过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利用当地的资源来发展旅游业,走出一条脱贫攻坚的路子。通过帮助凉山、阿坝、甘孜等旅游资源和条件较丰富的深度贫困地区编织完成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一系列“非遗+旅游+扶贫”的模式,比如“景区带农户”“旅游企业带农户”“合作社带农户”“非遗龙头企业+农户”,让农民能够直接进入第三产业,实现脱贫。
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提出“非遗之旅”的创新理念,在全国首次发布了四川省10条“非遗之旅”线路,引起全社会积极反响,并命名首批171个非遗体验基地,点线结合,为“非遗之旅”落地落实提供有力支撑。除此之外,四川省还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的历史、文化、民族内涵,利用竹编、年画、刺绣、编织、烧制、烹饪等传统工艺项目丰富旅游文创产品,发展出崇州竹艺村、绵竹年画村等一大批具有文化内涵的非遗旅游目的地;绵竹年画节系列活动、第25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彝族火把节、“百舟竞渡迎端午”集中展演等活动成功举办,使非遗传统节庆、民俗活动深度融入文化旅游;将非遗项目广泛与传统村落、旅游特色小镇、著名景区、自然保护区建设有机结合,为文旅融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加入天府旅游名县联盟,加大非遗旅游线路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借助四川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文旅发展联盟,发出“让非遗走进全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让人民群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守卫非遗”倡议,推动非遗与旅游常态化融合。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以27个非遗传习所为依托,着力建设壤塘非遗文化产业园,打造一个集文化技能培训、文化旅游景观和居住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家园、文化原乡”,2017年园区已升级为州级园。以唐卡、梵音古乐、藏医药、藏香、雕刻、陶艺等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开发为核心,形成贯通和超越民族、宗教、地域和时代的文化,彰显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宗科乡,从事“壤巴拉”石刻艺术品制作的达到70余户,通过销售石刻产品,年均收入高则10万元,低则2万余元。
绵阳市平武县通过“景区带村”“乡村旅游带户”和“旅游商品增收”三种模式,建成乡村旅游接待户615家、精品民宿83家,38个村纳入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3500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
在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彰显非遗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明确了非遗在赓续中华文明中华文脉方面的历史地位,在增进文化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要求大力支持和扶持非遗特别是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体现出党中央对传承弘扬发展非遗的高度重视,对广大非遗传承人的关怀期望。“非遗+扶贫”是中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决策,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非遗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是做好“非遗+扶贫”工作的根本遵循。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传承效能。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各级各类非遗保护机构、社区与民众的社会责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在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遵守《非遗法》及其条例上率先垂范,切实履行投入保障职责、公共服务职责、工作监管职责等政府职责。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强大合力。各级非遗管理部门人员要重点围绕新任务、新要求增强专业能力,做非遗保护工作的行家里手,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同时要学习掌握文旅融合大势和非遗工作规律和特点,增强推动非遗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要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强非遗人群研修研培计划,增强针对性实效性。要注重传承人核心技能艺能的提升,加大对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力度,支持其潜心钻研和提升自己的技能。要加大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通过培训、交流、帮扶,让工坊的网店设计、产品种类、销售服务、推广营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博窝乡手工藏毯编织合作社(摄影:克惹晓夫)
白马山歌 若门早 白伦早 波绒早 六门早 苏美 竹母
唯品会驻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揭牌活态展演
四川省在西南民族大学组织的羌绣传承人培训班。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堰塘村彝家新寨全景
乡村舞台(摄影:安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