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我认为只有在原有基础上以文化为着力点,提升下一代的文化艺术水平,才能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基因;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适度地开发文化遗产资源,找到文物保护工作与旅游开发的最佳衔接点;依托当地山水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是静乐文旅扶贫的必由之路。”
——孟宪璋
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汾河上游的山西省静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986年,静乐县被国务院首批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01年,新确立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被划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深度贫困县。1995年,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定点帮扶静乐县以来,先后曾选派27名扶贫干部投身静乐脱贫工作,孟宪璋就是其中一员。
孟宪璋
2019年4月,孟宪璋被文化和旅游部派驻到静乐县挂职。作为文旅部到静乐挂职的扶贫干部,一年干下来,孟宪璋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刚开始,我对县里的扶贫工作只是字面上的肤浅认识。这一年通过担任‘战区副指挥长’和‘包乡’‘包村’的机制,使我有幸指挥和参与了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我经历的整个过程,既是一步一个脚印、挥洒无数汗水的实践过程,更是一个脱胎换骨、思想洗礼的涅槃过程……”
初到静乐,孟宪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基层调研,将调研主题确定为全县文旅产业发展。“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传家宝。要想瞄得准、做得实,就必须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对症下药。”他和县文旅部门的工作人员翻山越岭,到天柱山、风神山、净居石窟、唐碑亭等景区、景点开展实地调研。
静乐是汾河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是古人类繁衍生息和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初年置汾阳县以来,静乐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涌现出诸多仁人志士、英杰贤达,有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枭雄北魏的尔朱荣、贵为帝师的李銮宣等。静乐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剪纸、道情、八音、刺绣等民间艺术独树一帜;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有236处,静居寺石窟、文庙被列入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静乐,孟宪璋如数家珍。静乐自然资源多样,文化遗存丰富,自古就有“静乐八景”之说。几乎县里每个村落都有古建筑,比如古庙宇、古戏台和众多古老城池、军事设施遗址等。孟宪璋在扶贫笔记中写道,“若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必能让贫困群众在旅游发展中增收致富。只要我们驰而不息地抓下去,一定会让这里的群众受益……”
“通过调研,我认为只有在原有基础上,以文化为着力点提升下一代的文化艺术水平,才能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基因;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适度地开发文化遗产资源,找到文物保护工作与旅游开发的最佳衔接点;依托当地山水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是静乐文旅扶贫的必由之路。”
面对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孟宪璋在调研的基础上,抓住创建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发展示范县以及打造全域旅游县的机遇,依托“百里汾河川”“太原后花园”的地理优势,主动融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版块,持续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质量,把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他加强与文旅部、省市文旅部门对接协调,将忻州全境文化、旅游资源纳入了黄河流域文化保护规划和太行山旅游版块规划,为静乐乃至全忻州市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为建设“六个静乐”(小康静乐、创新静乐、生态静乐、文明静乐、法制静乐、祥和静乐)、打造“太原后花园、忻州特色县、乡村桥头堡”、促进全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过去的一年里,孟宪璋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的决策部署,将龙池沟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静乐县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静乐县岑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静乐县悬钟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静乐县庆鲁沟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并按照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要求,及时向省、市文旅厅申报《静乐县太行山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静乐县黄河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完成了台骀景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向国土部门提交了11个景区景点的规划选址测绘任务和2035年前用地需求说明,保证了景区建设有地可用,为景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孟宪璋表示,今年将落实此项目的专向债券9000万元。
这些年来,文旅部为静乐县的帮扶投入很大。作为文旅部的扶贫干部,孟宪璋上任后根据文旅部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重点工作,狠抓工作落实。“在推进扶贫工作中,‘决心’不能在嘴上,‘落实’不能在纸上。扶贫工作和作风建设就是一道道考题,乡亲们是出题人,我们是答题人,题目答得如何,乡亲们心中自有一本账。”孟宪璋时刻提醒自己有效推进扶贫工作,要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他发挥文旅部行业部门优势,确立《加强对静乐县文化帮扶等十四项具体工作措施》,并注重文旅结合加大文化扶贫力度。不断扩大贫困县的专业培训受众面,是孟宪璋文化扶贫工作的亮点也是重点。在过去一年中,静乐县举办了中国交响乐团马伟营老师声乐培训、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培训、“文旅部定点扶贫县(山西静乐县)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培训计划”培训、“山西省公共数字文化—静乐娄烦专题培训班暨春雨工程公共数字文化走基层”培训、“文旅部离退休老同志志愿服务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2019静乐道情培训、“忻州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声乐、舞蹈、京剧等方面。在他的协调下,文旅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出资15万元为静乐县建设了音乐教室。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扶智。自1995年定点帮扶静乐县以来,文旅部不间断地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给予支援,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仅投资建设了爱乐希望小学和文化活动中心大楼,捐助配套设施,还组织当地文化系统管理干部赴京参加培训,邀请直属院团专程辅导静乐的师生。
去年国庆节前夕,在孟宪璋的积极协调下,国家博物馆组织发起了向静乐捐书活动。通过图书捐赠,给贫困地区师生带来文化知识的滋养,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一个家庭拔掉文化知识的穷根。在他的努力下,10月22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静乐县签署结对帮扶合作协议。结对帮扶合作协议是发挥文旅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的作用,变“送艺术”为“种艺术”,通过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对静乐县的学生合唱团、教师合唱团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帮助静乐县加快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改革,加强艺术类考生的专业教学工作和艺术教师培训,着力为静乐培育艺术团体和艺术人才。
孟宪璋满怀信心地说,“文化的力量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一个家庭的面貌。我坚信有国家交响乐团的鼎力支持和精心辅导,静乐县的艺术教育一定会硕果累累。”在静乐县,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不断深入民心,达到了良好的扶贫效果。
2016年以来,定点帮扶工作开始由“送文化”变为“种文化”的方式助力静乐县扶贫、扶智、扶志,组织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京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和中央歌剧院的优秀艺术家,专程辅导静乐的学生、教师、园林工人、环卫工人、政法干警、老年合唱团,受到了静乐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定点扶贫为定点帮扶县带来资金项目、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和新市场。作为静乐县的副县长,在分管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孟宪璋分管的工作中又增加了招商引资。对于贫困县来讲,这部分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都是不言而喻的。不断创新思路,是孟宪璋攻克“堡垒”的突破口。
孟宪璋(左一站立)检查扶贫材料填报工作。
他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的力度,全力实施以产业集聚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为具体内容的招商引资工程;以县里下达的任务为主线,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招商活动,参加忻州市商务局组织的多次外出招商活动,全力助推静乐县经济扩容增量、转型发展。在他的努力下,静乐县陆续与武汉景福瑞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内蒙的扎鲁特旗神山杏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山西坦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生物质燃料项目、珍珠油杏项目和煤矸石统一利用处理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目前各项目已开工建设。
孟宪璋(右一)在调研扶贫项目现场。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孟宪璋协助静乐县申请到2020年地方专项债券1.35亿元;争取到国家发改委2000万元帮扶项目资金,用于支持静乐县开发风神山、龙池沟两个旅游项目;从故宫拍卖资金中拨付500万元,用于支持静乐县脱贫工作;协调文旅部出资100万元支持静乐县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协调文旅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出资40万元,资助静乐县40名贫困大学生……
静乐县的攻坚深度贫困工作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5年建档立卡初期的19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6,878人脱贫,贫困人口减少了14,992户,农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增长到8177元……“当我看到贫困村和贫困户已经开始脱贫,即将走上希望之路时,那种奋斗后的喜悦是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的。”这句话的背后是一张晒得黝黑的脸,是“五加二”和“白加黑”的工作常态—没有周末,工作几乎不分白天黑夜,孟宪璋和乡村干部群众奋战在精准扶贫、脱贫的第一线。
在我手中这份扶贫资料里,孟宪璋名下有一份长长的工作单子。“负责县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分管: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物局)、县招商服务中心、县融媒体中心、县旅游服务中心、县旅游景区服务中心、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县文化活动中心;联系:县人武部、县新闻出版局、县新华书店。”我开玩笑说他“管得够宽的”,电话那一端的他也笑了,“这也是县委对我的信任。”
脚上有多少泥,心中就是多少情。在脱贫攻坚的日子里,孟宪璋深深体会到挂职干部在基层、在乡村是大有可为的。“真扶贫,扶真贫,我把真情投入到静乐乡村。这对于我是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也将是我终生的宝贵财富。”
孟宪璋:
2018年9月~2019年4月, 任文化和旅游部机关党委纪委办公室主任;2019年4月至今,任中共静乐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负责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2019年12月至今,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
文旅部定点帮扶静乐县
1995年,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定点帮扶静乐县以来,每年都开展捐赠活动,先后投入上千多万元,并捐赠大量的物品设备(包括图书、书架、桌椅、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卫星接收器、大型电影放影机、游艺机、戏剧服装、舞台灯光、音响、电视机、音像片、健身器材、贝司、提琴等)极大地充实了全县文化设备;1999年投资260万元建设了静乐县文化活动中心大楼,捐助内部桌椅、音响、灯光等配套设施(近40多万元);先后两次投资33万元,维修了静乐文庙、净居寺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内部建设、重新塑像等;积极帮助组织申报工作,2002年5月,授予静乐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于2014年将静乐剪纸列入国家非遗保护项目;20年来组织近百位著名表演艺术家、书画名家、专家学者来静乐演出,举办笔会,赠送书画作品,举办讲座,为静乐送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大餐、精神食粮。
同时,专门组织文化和旅游部系统管理干部赴京参加培训,接受现代管理知识和理念,有效提高了这里文化和旅游队伍的管理水平,并帮助组织劳务输出,先后选拔近200多名青年进京务工,学习技术,开阔思路;2017年,成立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山西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出资10万元收藏400余幅静乐剪纸,用于在国内甚至走出国门举办展览,推介静乐非遗精品; 2017年,捐赠20万元党费用于静乐的基层党组织设施修缮。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举办了“年画重回春节”主题展览活动“言好事降吉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年画精品展”“疾风知劲草 乱世显忠良”—杨家将专题年画精品展,以及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了“迎春纳福—山西静乐剪纸互动教育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