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化扶贫有着广阔的空间。
“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的脱贫致富路。”今年54岁的韦清花这样说。韦清花所在的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典型的“九山一水一分田”的县份。十多年前,不少村民为了生计外出务工,韦清花因为要照顾老人孩子不得不留在村里。除了干农活补贴家用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2009年,侗族刺绣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因为技艺精湛、经验丰富,韦清花被评为侗族刺绣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她除了每年可以享受4000~5000元的传习补助经费外,还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建起了三江第一家侗族刺绣博物馆。文化部门还积极为传承人提供研修研习培训和各种展示展演的平台。2017年,她参加了原文化部组织的赴英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了刘延东副总理的称赞。此后,她萌生将侗族刺绣这一“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的想法,创办了清花绣坊,还与香港依文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她的带动下,实行“公司+农户+市场”的模式,当地的200位多绣娘居家织锦、刺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巾帼力量。侗族刺绣这一传统技艺实现了可持续传承,也创造了财富走出了大山。
韦清花(左一)与婆婆、女儿(图片提供:韦清花)
侗族刺绣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韦清花(右三)在清花绣坊举办刺绣培训。(图片提供:韦清花)
韦清花和她的清花绣坊是广西积极探索“非遗+扶贫”实践路径的一个缩影。在“非遗+扶贫”的政策引导下,壮族织锦技艺、瑶族服饰、苗族蜡染、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合浦角雕等那些离我们渐渐远去的传统文化技艺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帮助当地贫困民众脱贫增收的利器。
近年来,广西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响应文化和旅游部“非遗+扶贫”的政策号召,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非遗资源丰富的后发优势,积极引导全区各地探索非遗可持续发展与助力精准脱贫相结合的文化扶贫之路。
明确项目抓手,重点以传统技艺为依托
广西非遗资源丰富,截至2019年12月底,广西共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762项,是名副其实的非遗资源大省。广西在对全区资源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重点选择面广量大、适宜带动就业、具有市场潜力的传统技艺类项目作为抓手,开展非遗助力精准脱贫工作。2017年,广西公布了第一批振兴传统工艺类项目名录共66项,涉及民族服饰、刺绣、织锦、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农民画、竹编等多个门类。在此基础上,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引领地方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达到非遗保护与脱贫致富互利共赢。
依托非遗保护平台,设立扶贫就业工坊,广泛吸纳就业
截至2019年12月底,广西共投入600多万元在贫困地区建设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基地、展示中心、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等各类非遗保护工作平台136个,先后命名了六个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此基础上,支持当地利用已有的保护平台、企业厂房等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习掌握传统工艺或相关技能,激发内生动力。截至2019年12月,广西共建设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制陶技艺、苗族刺绣、侗族打油茶、六堡茶制作技艺、龙州壮族织锦技艺等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7个,其中建档立卡户数130户,建档立卡人数295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举办培训次数31次,培训人数1146人,实现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扶贫就业工坊初见成效。
龙州壮族织锦技艺扶贫工坊:金壮锦公司组织农户进行织锦技艺培训。(图片提供:贺卡)
加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提升自身脱贫造血能力
一是选择面广量大、有助于带动脱贫增收的项目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对贫困地区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给予倾斜,增加贫困地区传承人群接受培训的机会。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员。到2019年12月底,广西共投入700多万元举办15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研培班,涉及织锦、刺绣、竹芒编织、陶艺、木构建筑、银饰锻造、蜡染、民族服饰等十几个门类,共培训贫困地区学员600多名。
二是支持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研培高校结合精准扶贫,面向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县开展整建制培训。为贫困地区有意愿、有基础的非遗传承人群提供免费研修研习培训,帮助他们“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引导、支持各市文化部门牵头组织传统工艺巡回讲习团,组织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工艺师及设计、管理人员参加,到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开展巡回讲习,扩大传承人群培训面,帮助提升当地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水平。鼓励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传承人群同行之间或跨行业对话交流、切磋互鉴,提高技艺水平,提升再创造能力。
培育支持非遗扶贫致富引路人
广西像韦清花这样的非遗扶贫致富引路人还很多,例如苗族刺绣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伊园、瑶族服饰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素芳、壮族刺绣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蓝淋、合浦角雕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白耀华、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濡菲等等。她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曾经历过全球化、现代化冲击下民族文化传承最为艰难的时刻。但是她们年富力强,敢想、敢闯、敢干,且思维活跃,能跟上时代,善于打开市场。广西地方政府、文化部门重点培育支持非遗扶贫致富引路人,包括支持帮助她们成立公司、大师工作室,建立私人博物馆、展示中心等,积极为她们提供研修研习培训,搭建展销平台等,从而带动当地民众脱贫增收。她们身上闪耀着广西非遗人勤劳与智慧的光芒,也见证着少数民族地区普通民众在政府的引导下,由文化自在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的过程。
瑶族服饰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小莲、李素芳(右一)等制作瑶族服饰。
壮族刺绣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蓝淋(右一)指导壮族贫困妇女居家制作壮族刺绣作品,实现家门口就业。(图片提供:蓝淋)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发展提升传统工艺产品
传统工艺振兴的瓶颈之一是创意,如何将非遗融入百姓生活,将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产品与当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广西结合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组织由设计师、专家、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等参加的团队,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提升传统工艺产品。
北海贝雕是广西北海艺人以北部湾海洋的贝壳、海螺为原材料,巧妙利用其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设计拣选、精雕细琢、镶嵌组装等工序加工创作成各种工艺品的一种传统工艺美术。但传统的贝雕作品题材有限,已然无法满足当下民众审美与生活的需求,且价格昂贵。北海喜蛙公司通过与北海职业学院合作,有效发挥学院设计团队专业优势,将传统北海贝雕与国画、家居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创意产品。同时通过减少贝雕作品中贝壳、海螺的使用量,有效降低成本,使这一传统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博白芒竹编织是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客家人利用芒、竹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一种传统技艺。2014年,博白芒竹编织技艺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传统的芒竹编织产品因缺乏有效设计,显得粗糙、笨重,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玉林双田工艺品有限公司通过与玉林职业院校合作,对原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对产品进行设计提升,研发系列城市家居产品,重新打开了市场。目前全市芒编产业总产值约为20亿元,带动农民在本地就业约15万人,带动农民每月增收约2000元。
采取“公司+农户+市场”模式,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传统工艺振兴的另一瓶颈是如何打开市场,许多非遗项目“养在深闺人未识”,急需宣传和推广。广西在扶贫工坊建立之初,就大力支持引进有阵地、渠道和平台的知名电商企业和相关企业,采取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多种形式,扩大销售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产品。将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展示销售与“三月三”“遗产日”、国家及自治区各类相关博览会、展销会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各市每年专门针对贫困地区举办传统工艺展示交流活动,加大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在线下线上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崇左市龙州县美女村基地(扶贫工作坊)经过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一条以“公司+基地(扶贫就业工坊)+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培训、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通过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线上、线下销售结合的方式把传统民族文化技艺创造性转换为特色工艺产品推向市场,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公司通过《织绣定点帮扶计划》,带动“美女村”的妇女积极参与织绣学习,由导师手传帮带,全村157户,参加人数就有46户,带动基地传承人数将近50人,平均年龄40岁,在兼顾农活、照顾家庭的基础上,每名织绣女收入从原来的每月200元到现在的1000元以上,让农村妇女实现“不离家创业、家门口增收”。
具有1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梧州六堡茶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是中国二十四名茶之一。2014年,六堡茶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近年来苍梧县依托资源优势,走特色产业扶贫道路,大力支持公司发展六堡茶产业助推扶贫。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积极为公司搭建展销平台。目前,苍梧县11个贫困村发展六堡茶种植2007 亩,规模以上的六堡茶企业有十多家,微型企业45家,专业合作社62家,年产成品茶20万斤,带动约2000多农民在本地就业,人均增收约3000元。
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儒菲(前排左三)指导村民提高制作技艺。(图片提供:石儒菲)
苗族刺绣技法繁多、色彩鲜艳、构图明朗、图案寓意深刻,主要用于苗族传统男女节日盛装、苗族挎包、苗族绣枕等。2016年入选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借助色彩的运用、图案的搭配,达到视觉上的多维空间,具有极高的文化品味。融水县彩云苗艺服饰制作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民间艺人”模式,以公司为龙头,基地为载体,开发苗族服饰文化产业,在新产品设计中,其色彩和图案以苗族民间传统元素为主,传统和现代融合,积极开发本县、区内外旅游市场。年销售额300万元,有60名农户向基地长期供货,实现居家就业,每人每月可获得2000元左右的额外收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化扶贫有着广阔的空间。广西将继续在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传承与精准助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摸索实践,及时总结经验,真正实现“非遗+旅游+扶贫”,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目标。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