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比往常更加热闹。当日,周边乡镇和单位的不少基层党支部来到这里,接受红色教育,参观绿色产业,学习先进经验……
施茶村既是党建引领的示范村,又是乡村振兴样板村。红色文化孕育的党建引领,绿水青山造就的美丽乡村,这便是如今小康路上的“双色施茶”。
火山石上种出了“金石斛”
直到现在,施茶村党支部书记洪义乾都能准确回忆起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入村考察时的情景:2018年4月13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抵达施茶村的火山石斛园,洪义乾负责全程讲解。
“一开始我特别紧张,但是和总书记握手之后,感觉他像亲人一样,特别和蔼、亲切,我的心就安定了下来。”洪义乾记得非常清楚,“原本计划十几分钟的考察,最后延长到近一个小时。”
在施茶村村志馆广场,一块近3米高的黑色火山石上的红字分外显眼:“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这是总书记考察时对施茶村的嘱托。
施茶村坐落在海南最高的火山口脚下,附近到处是由岩浆凝固而成的黑石。这里虽然风光别致,却雨水稀少、土地贫瘠。长期以来,当地群众只能从石头缝里“抠”黑泥种庄稼,用大缸接雨水供饮用。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大量村民离乡进城打工。
洪义乾回忆,自1995年上任开始,他和村两委干部曾试过不少发展的路子。“我们种过蘑菇和中药材,养过鸽子,要么不适合种养,要么打不开销路,总之都失败了。”直到2013年,洪义乾外出考察时发现能种在火山石上又具有较高价值的金钗石斛,便下定决心引入石斛种植产业。
在党员干部带头下,村里很快整合出200亩土地建起了石斛园,不仅解决了120多名村民就业,还让村民有了土地租金、分红收入。随着石斛园越办越红火,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参与、入股。
“2018年,施茶村的石斛产值已超过800万元。”洪义乾介绍,这两年,村子又清理出300亩荒山,全村石斛种植面积如今已超过500多亩,“在我们施茶村,只要勤劳,就能解决就业问题,就能致富。”
壮大党员队伍,为家乡建设出力
7月12日一大早,66岁的村民洪尚科就去了石斛园。随着游客慢慢多了,他便聚拢大家开始讲解。一上午,他接待了三四批游客。
作为老党员,洪尚科第一批以自家土地入股响应施茶村的石斛种植。退休前在园林局工作的他还在石斛园当起了技术员。
“我是最幸运的,总书记来考察时,我作为3名农民代表之一,与总书记面对面交谈。”洪尚科始终记得当时的情景,“总书记关心我们的生活,问我们有没有脱贫。我们回答总书记说,已经脱贫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感谢党中央的惠民政策。”洪尚科的回应是发自内心的——入股的5亩多土地,如今每年能领到8000多元土地租金,此外还有每月2500元的工资。
总书记的到来,不仅增强了施茶村发展特色产业致富的信心,还让村里的火山石斛更出名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想看看这长在石头上的“仙草”,而洪尚科也做起了志愿讲解员,一讲就是两年多。
游客对什么感兴趣,洪尚科一清二楚:为什么引进石斛?石斛苗是怎么来的?苗怎么种到石头上去?自动化管理、温湿度的监控、土壤的监控……游客不仅赞叹于现代农业,也对没有激素、化肥、农药、除草剂的纯绿色农产品多了几分期待。
“游客冲我笑,我就开心。”洪尚科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我不怕累,希望一直讲下去,发挥一名老党员的余热。”
眼见着,石斛产业发展带旺了乡村旅游,2019年入村游客多达30万人次。村民开农家乐、办民宿,增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不必再背井离乡讨生活。
“90后”村民洪晓漫是返乡创业年轻人中的一员。2018年7月,她辞掉了在博鳌免税店的工作,回到施茶村在自家院子里开起了农家乐。
建生态停车场、开发石斛特色菜品、尝试互联网营销……洪晓曼思路活络,靠特色和服务把客人留住。“农家乐开业以来,我们家不仅还清了几十万元外债,还用赚的钱装修了房子,买了一辆小轿车,全家人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洪晓曼说,“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游客比以往少了些,但现在已经在慢慢恢复了。在家里,生活好了心不慌。”
记得辞职回乡创业之初,她心里还打鼓。现在洪晓曼很庆幸当初的勇敢:“选对了!”回乡两年间结婚生子的她又积极规划起事业的未来发展:与大型果园合作游客采摘,为周边民宿导流……“我们村的发展前景肯定会很好。”洪晓漫对家乡发展充满信心。
“他们有才能,村里有天地,所以年轻人慢慢回流了。村子的发展需要年轻人,年轻人也舍不得家乡。和家人吃一锅饭,住在自己家里,消费不高,环境优美,离海口市里也近,因此,现在大家就特别想回来创业。”洪义乾说,“现在,我们的党员队伍逐渐年轻化,其中42%是大专以上学历,85%是高中以上学历。我们愿意引导有水平、有文化、有公益心的年轻人加入党员队伍,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量。”
吃好绿水青山这碗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施茶村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村民的收入。”这是包括洪义乾在内的施茶村党员干部对村子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信念。施茶村的绿水青山中,除了“后天”培育的石斛园,还有自然资源——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为了利用好这座国家4A级景区,带动村里发展旅游,施茶村几年前就谋划打造了一条串起全村及各火山口、溶洞的旅游便道。
据了解,当时测算的每公里修路成本至少要20多万元,其中政府拨款每公里8万元,其余只能自筹。党员干部把修路的好处说清楚了,全村没有一人讨价还价:各家主动让出了土地,且积极投工投劳,这条几十公里的工程进行得很顺利。
如今,依托这条旅游便道,施茶村下属的8个自然村串联在一起,发展“一村一品”:火山石斛园、民宿、红色根据地、家风家训、古村落、石磨文化、党群活动中心……再加上交通状况近年来进一步改善,现在,农家乐、民宿等带给施茶村村民可观的收益。
乡村旅游火了,也更能带动绿色农产品销售。对此,“火山公社”互联网营销平台创始人郭霖颇有心得。法国留学研究生毕业的她自2015年来到石山镇后,致力于当地公共品牌策划,不仅带着团队花了两三年的时间用镜头记录当地农产品生长,更积极参与、宣传当地的农产品推介会,让施茶村的富硒红糖、红芝麻、山鸡蛋、蜂蜜、荔枝等土特产品摇身变成了网上的抢手货。
郭霖深知,单一的电商渠道并不能让一些特色农产品广开销路。“只有消费者真正来到这个地方,才能明白产品的价值,由此推动电商平台的复购。”因此,她现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包括施茶村在内的整个石山镇做好旅游路线规划。“让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又为当地农产品打出最生动的广告。”郭霖对未来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