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许鸿飞的雕塑矗立在连樟村
村民在河北五道营村非遗扶贫剪纸就业工坊学习剪纸
景迈山芒景村翁基寨4号房民居改造而成的工作站内景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资助项目“设计介入精准扶贫案例展”展出作品
外国艺术家和许村的孩子一起创作 吴奇 摄
2017年5月23日,“艺术为人民——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5周年延安鲁艺美术回顾展”在延安鲁艺旧址举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愈发突出,而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以及更富感染力和审美性的特点,更为贫困地区实现物质和文化的双重脱贫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几年,无论是政策的引导激励还是各美术院校、团体协会以及各艺术馆、美术馆,包括独立艺术家、策展人、建筑师等,无论是重大美术创作工程或艺术扶贫工程的实施,还是美术教育支教实践或“非遗扶贫”等培训的加强,无不体现出艺术尤其是美术、设计、建筑等领域在文化扶贫中的社会作用正逐年加强,越来越多成功的艺术乡建、设计扶贫范例涌现出来,我们看到了美术对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审美素养和生活幸福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须调整和解决。
走进村庄
以精品滋养人心
文化扶贫首先是精神扶贫,艺术作品作为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从城市到乡村,首先要被看到才可能发挥其滋养心灵的作用。
今年5月,广东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的村民突然发现,乡村绿道旁、田间地头、潺潺溪水边,矗立着一座座形态各异的“肥女”雕塑,这些“肥女”脸上洋溢的快乐和幸福感染了村民。这些雕塑的作者是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这次田间展示是许鸿飞“肥女”系列雕塑百村巡展第二站。“让村民们去美术馆、博物馆看一场雕塑展,太难了。”许鸿飞说,他让雕塑跟村民一起“生活”,就能在村民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既能让村民开心,也能让乡村更有活力。
艺术助推乡村振兴,让艺术回归田园,也是许鸿飞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提案内容,他希望让艺术成为共享资源,并用艺术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在乡村巡展时,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接下来我将创作一些更接地气的作品,用新作品记录乡村的快乐富足,以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许鸿飞说。
为了更好地响应“文物活起来”的指示,提高基层文化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中国美术馆率先将藏品无偿送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举办巡展,以经典作品攻坚文化扶贫,丰富“四区”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国美术馆所实施的“走向西部”展,足迹遍布重庆、广西、贵州、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许多以前只出现在教科书和出版物上的经典作品得以亲眼所见,这使西部地区观众,尤其是美术工作者如获至宝。关注到目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对接不够精准等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提出,要以高质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夯实扶贫攻坚基础,着力提升群众性文化活动内涵,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2004年起,福建省艺术馆创立了“艺术扶贫工程”,针对贫困、边远地区学校的艺术教育匮乏问题进行帮扶,主要是发动文艺工作者和志愿者赴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开展公益性艺术课程培训和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自活动开展以来,福建“艺术扶贫工程”的文化志愿者们共深入全市23所中小学校,为孩子们累计授课超过8000课时,受益者3万余人。艺术扶贫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的心灵,而扶贫工作者的奉献精神、高尚品格对孩子们亦影响深远,正如福建古田中心小学校长赖焕明所言:“艺术帮扶给了孩子们更健全的人格,更健康的心理,更美丽的心灵,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帮扶,扶的是人心。”
精准扶贫
把住传统文脉
在田野调研过程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深刻感受到,乡村文化建设并非将城市文化移植到乡村,以新代旧、同质化发展,而是在文化转型变迁过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守护优秀的乡土文化之根,持续发挥其文化的凝聚力、发掘其文化的创造力,从而实现文明的振兴与复兴。因此,要进一步从乡村文化的基础和特色出发,适应乡村人口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建设乡村文化“自我供给”系统,提高文化建设与服务的适应性,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
“我和老伴平时没事儿的时候,都会来这里学习剪纸,像我们现在这个年纪,也做不了什么体力活了,在这儿剪纸,既学了一门手艺,而且剪出的作品也有专门的销售渠道,每个月还能增收2000多块。”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五道营村非遗扶贫剪纸就业工坊的村民丁师傅说道。据在该就业工坊任职的老师李金民介绍,目前五道营村的非遗扶贫剪纸就业工坊共有学员100多人,每周都会进行技能培训,同时他们也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便于学员和老师之间交流沟通。
丰宁满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1项。2018年6月,该县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十个“非遗+扶贫”试点县之一,该县根据自身特色,以“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为切入点,依托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群众基础好的独特优势,对“非遗+扶贫”试点工作进行了探索。丰宁县有四分之一的乡镇已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共培训学员4000余人次,有熟练掌握技艺学员240余人,目前他们生产的作品已经逐步走向市场。
事实上,传统手工技艺包含着文化系统里的各种基因,在今天仍大有作为。而传统手工技艺如何有效地融入脱贫攻坚战略,艺术设计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时代需求,要激活这些手工技艺,就需要重新改良传统工艺和材料体系,让手工产品与现代生活及日常审美产生新的连接。为此,一些设计师在介入扶贫的过程中,尝试与当地手工艺人形成新的协作系统,在保持原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将产品创造性转化赋予当地手工生产以活力。
“村镇文化是我们的立足点。留住心、留住传统、留住美感、留住中华民族这些独特的本源文化,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将所有的农村都搞成一个模样,要倡导‘一村一品’,将中国文化的根系留下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强调。
所谓以物之道,取之于民,馈之于民。艺术要实现精准扶贫,也需要依据明确的地方文化脉络才能有效开展,并保持地方文化和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培养本土人才
激活内生动力
在大力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重新回顾和审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在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大潮中,思想家、教育家梁漱溟以其开创性的贡献而名垂史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践以重新塑造乡村的社会结构和注重精神陶炼为鲜明特色,目的是强化农民的自组织能力。为什么要强调农民的自组织能力?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激活整个村庄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艺术扶贫只是建筑师留下房子、设计师留下商品、艺术家留下作品,那过不久村庄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更别提让脱贫群众全力迈向富裕了。
渠岩和左靖是艺术乡建方面的专家,他们所做的“许村计划”和“景迈山计划”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是艺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并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成功范例。在开始介入之前,他们都花费了极长的时间对原始村落的文脉进行了梳理和调研,增强了在地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经过渠岩团队重建后的村庄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回到家乡,这正是渠岩所希望的,他说做这一切就是为了“让年轻人回来”,只有年轻人能回来“才是乡村复苏的根本问题”。左靖则将景迈山的特色带到各大城市参加展览,通过向外界介绍一个看似陌生而又和中国西南生活存在多维度历史关联的真实和立体的景迈山,以及其背后富丽迷人的历史、风土、人情和文化,而吸引来自城市真诚和良好的合作意愿。“我们认为,寻找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吸引社区成员最后参与到他们对项目的自主运营,是我们进行艺术乡建的最终目的。”左靖说。
专家们认为,要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培养乡村自己的人才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里认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国家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物质条件的同时,当地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缺乏仍比较突出,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和规划,以更好地服务于整体扶贫工作全局。他建议,加强文化扶贫的组织领导,提升文化部门在扶贫工作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中的重要性;完善文化扶贫梯队建设,着重解决贫困地区文化人才短缺问题,积极开展基层文化工作者专业培训项目,完善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培养的大学生返乡工作激励机制;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针对当地文化产业特色资源制定规划,精心进行专业指导,解决项目顶层设计问题。比如形成有特色的农民画产业基地和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基地,就是实施文化惠民扶贫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在方式、方法上的一大创新。它有利于发挥文化的力量,让困难群众搭上致富奔小康的快车。
近年来,众多高校也参与国家艺术基金的人才培养,尤其是一些针对贫困地区的手工艺资源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通过“设计师+当地手工艺人”的协作模式,实现美育为贫困人群赋能。此外,还有前文所提到的众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以美育为突破口,为孩子们讲授自然美育课程,同时让孩子的创意赋予地方产品新的文化价值。这都是以人为本,使教育阻隔贫困代际传递最有力的工具。
事实上,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艺术助力脱贫的过程着重加强文化建设和美育教育,也是为了避免出现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物质获得感与文化获得感不均衡的现象。针对这一点,潘鲁生建议,建立乡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文化建设的效果如何评价,乡村百姓是主体,要综合考评乡村群众的幸福指数,包括教育投入、文化消费、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就业、收入、保障、居住、安全、医疗等方面的心态状况等,制定科学、合理、可评价、可操作的标准,才能分析把握成为决策的有效参考。”
(本报记者李百灵、周洋对本文亦有贡献)